深化全球運籌 品牌代工雙贏 智慧應用 影音
computextaipei
ST Microsite

深化全球運籌 品牌代工雙贏

各單位主管與MIS部門菁英,是系統建置的最大功臣
各單位主管與MIS部門菁英,是系統建置的最大功臣

訊舟科技資深副總經理潘良榮表示,其實在訊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訊舟)創立之初,自有品牌OBM與企業代工ODM、OEM一直是訊舟兩大發展重心。訊舟希望當品牌口碑還沒建立起來時,能藉由ODM、OEM來挹注營收並帶動起自營品牌。直到近年,訊舟自有品牌已經在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但在備料與銷售上,OBM開始與ODM、OEM這個區塊的業務有了衝突。而如何從中獲得協調以創造雙贏,是訊舟想導入經濟部工業局「營運總部電子化」的原始動機。

換言之,訊舟導入這項計畫,除了在自營品牌與企業代工間找出更有效率的協同產銷模式外,在全球營運上也有涵蓋範圍更全面、戰略思考更深入的企業布局在其中。

訊舟董事長兼總經理任冠生,是導入計劃的專案靈魂人物

訊舟董事長兼總經理任冠生,是導入計劃的專案靈魂人物

訊舟科技全球佈局地理位置

訊舟科技全球佈局地理位置

訊舟自有品牌在國內外均獲獎無數,佳評如潮

訊舟自有品牌在國內外均獲獎無數,佳評如潮

訊舟科技策略發展藍圖

訊舟科技策略發展藍圖

全球產銷,重新定位

訊舟是目前國內僅次於友訊的第二大網通品牌,營運總部位在臺北五股、研發中心在總部與中國上海、生產工廠在東莞;在荷蘭、波蘭、聖荷西、邁阿密、北京、臺北設有六大區域中心,而羅馬尼亞、俄羅斯、烏克蘭等17個國家則設有子公司或辦事處,是具相當規模的跨國企業。潘良榮談到,在品牌經營部分,過去訊舟每個國外的子公司都是獨立營運的,管理有些鬆散,在業績上的掌握也不夠迅速。訊舟希望導入全新的電子化資訊系統,讓各地訊息更為集中、透明,並為這六大區域中心的定位重新作個規劃。訊舟散布在全球各地的區域中心,主要是為產品調度與行銷業務而設立的,每個區域中心底下都設有個子公司,兩者的差別在於有無產品庫存。在還沒引進系統前時,如果臺北總部想調閱區域中心下某間子公司的業績報表,就必須等對方跑了一定的作業流程後再層層上交遞送,至少得花兩三天之久。

如果總部想要第一時間掌握每間公司、每塊區域的銷售情況,即時做出反應,將銷售成績好的產品或某區域剩餘的料件轉送到其他更需要的地方,就必須建置一套整合度更高、反應更靈敏的後勤系統,絕不能讓各單位的ERP各自為政。由於資訊傳達不夠即時,將讓營運總部無法對各區域回饋的資訊做出翔實判斷,因此先前各區域中心一直存在著同質性太高、角色定位不明確的問題。

「營運總部電子化系統」在設計之初,便被賦予讓全球區域中心回饋的資訊更即時、更明確的功能,使人為製作稽核報表的情形降至最低,如此才有利於產品庫存的互通有無,並強化品牌服務功能。在OEM、ODM部分,訊舟與一般電子同業一樣,都必須進行接單、生產作業。目前在這方面,訊舟的資訊化系統還在繼續建立客戶端的連結,並希望強化料件採購部分,未來希望能夠回到臺灣進行全球統一採購,同時也會設計一個多廠共同產銷的平台。正如同跨國企業總部一致期待的終極目標,訊舟的系統建置目的,也是希望能夠即時反應全球各地子公司的營運數據,讓決策者掌握充分完整的訊息,以期在決策制定上發揮更大助益。

用對策略,解決舊患

掌握了主要方針後,訊舟該如何利用這套全新的資訊系統,一併解決過往營運上的相關問題呢?關於這一點,潘良榮也有相當精闢的解析,他表示現行訊舟的問題點大致上可分為:第一、潛在訂單的流失;第二、OBM與OEM策略的彼此牽制;第三、內部資源相互排擠;第四、營運效能不佳。

而藉由市場策略變革與系統開發建置,訊舟方面也提出了相關解決方案來應對。潘良榮說明,訊舟朝區隔OBM與OEM產品及其發展市場來著手,未來在OBM方面以SOHO市場為主,OEM則轉向企業用戶市場發展,以產品與市場區隔的方式,避免潛在訂單的流失。而藉由系統的建置,強化OBM與OEM各核心能力的累積,分別由兩個決策中心各別管理其決策,以有效地調配內部現有資源,這也可以改善OBM與OEM互相牽制的狀況。

潘良榮表示,透過OBM產品供應商、OEM生產外包廠與物料供應商資源的擴充,並由系統強化外部資源管理,來解決內部資源排擠的問題。訊舟最後也規劃,由OEM生產營運決策中心來掌握原物料與外包生產資訊,然後一併由總部進行採購與外包發放,如此便可以大幅提升OEM的營運效能了。

跨國作業,阻礙仍多

在當下景氣萎靡之際,正確的決策推行,關乎企業在全球的競爭力,因此訊舟科技很清楚營運總部電子化的方向勢在必行。儘管獲得公司高階主管全力支持與配合,將這套資訊系統如火如荼的推展開來,但依然面臨了系統與人員的磨合問題。

潘良榮表示,在軟硬體部分,訊舟先前建置過ERP、Workflow、e-Procurement等系統,MIS部門對軟硬體建構方面都有相當經驗,所以碰到困難也都能加以克服。同仁們當時預期的最大問題會是出現在網路架構端,因為根據過往的經驗,訊舟對於跨洲的網路連線效益始終存疑。由於總公司需要掌控全球各地的情勢脈動,因此在系統建置之前,對於子公司間的訊息交流就相當頻繁,但綜觀訊舟先前的跨洲資訊交流經驗,頻寬不穩常常是一大問題。果不其然在電子化的試營運初期,便碰上了跨洲連線頻寬不穩的挫折,進而導致系統出現錯誤或當機。目前MIS儘量利用IT技術來克服這些狀況,以免影響臺灣總部這邊的系統穩定性。

在品牌經營部分,訊舟與很多國家合作,包括歐洲、中東、美加等地區。潘良榮回憶道,由於價值觀不同,所以在初期的時候,總公司與歐洲分公司,的確發生格格不入的情形,這種因文化不同而產生的磨合問題,同仁們覺得還比軟硬體的狀況還更難處理。

就潘良榮的觀察,由於國情、文化的不同,歐洲人以自我為重心,注重生活品質,工作態度比較輕鬆自由,員工們都是一到下班時間就走人,也不理會因時差而出現無法同步作業的狀況,跟臺灣人普遍以工作為上的觀念是大相逕庭。為了解決此事,於是訊舟從臺灣派出五人小組,以「月」為單位出差至歐洲區域中心,做為對方的溝通平台,終於如期將歐洲端的資訊系統建立起來。因此,從訊舟的經驗來看,跨國企業的資訊系統在進行磨合時,務必要格外留意對方的文化民情並預作調整,否則很容易出現事倍功半的情形。

多廠產銷,節源利器

由於營運總部電子化系統主要是以臺灣方面進行主導,觀念上比較一致,因此整個介面操作上都非常順心,適應期相當短。美國、澳洲等地的反應也不錯,僅有歐洲區域中心,因為對系統介面不習慣,常發生排斥狀況,因此仍採總部直接派人去溝通的策略來處理。
潘良榮笑著說道,這套資訊系統建置起來後,就全球各地的反應來看,適應狀況都堪稱良好,目前大概只有「多廠產銷平台」這個環節,是眾人反應比較陌生,需要多加熟練適應的。

因為無論是品牌經營或是ODM、OEM需求,全盤掌控生產流程對營運總部而言,是愈形重要的。因此為了讓協同運作更為順暢,訊舟在建構資訊系統之初,便特意設計了「多廠產銷平台」這個項目。訊舟先前的接單生產流程,是由臺灣發單,再下發給大陸東筦,整個工廠的運作中心都在大陸。但藉由「多廠產銷平台」的即時管控,便可將生產運程中心拉回臺灣總部,同時藉由這套系統,能夠進行集中議價、統一採購等以降低作業成本。而這部分因為牽涉部門較多,運作較為複雜,仍處於測試調整的階段。

景氣衰退,投資未來

訊舟認為,在不景氣的時候,反而正是企業投資未來的最佳時機。針對導入這項系統後所獲得的收益,潘良榮說道在營收部分,因為面臨金融海嘯的第一年,先前我們原本預期今年在銷售業績上會有所成長的,但目前估計會呈現小幅衰退,幸而對訊舟整體而言仍是獲利的。我們預計明年營收可望成長兩至三成。

除了預計對明年營收表現將有極大助益外,系統試行至今,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反映在產品庫存的數字上。像是歐洲區域中心去年12月盤點庫存為360萬歐元,每月的營業額約在80至90萬歐元間。而導入這套系統後,今年9月份庫存盤點降到了200萬歐元,9月份的銷售業績也衝高到140萬歐元。自系統上線運作後,臺灣這邊隨時都能看到散布全球各地區域中心的庫存情形,可以根據各區域銷售情形來進行整合、調度,讓A地的庫存滯銷品轉為B地的上架熱賣品。

掌握需求,客服為上

對於訊舟先前的自有品牌,潘良榮坦承在掌握客戶的需求上仍作得不夠好,訊舟非常需要這套資訊系統的另一原因,便是在自有品牌的經營上,對於市場脈動的反應不夠即時,也無法將業務人員回饋的訊息妥善應用,轉化成開發訂單的利基。但現在這些資訊都有效地被整合起來了,對於整個決策資訊的匯總會非常有幫助。

除了加強接單生產能力外,訊舟也很希望能藉由這套系統做好品牌服務,畢竟這才是將品牌經營得長長久久的不變法則。舉例來說,當國外的客戶因為產品不良想辦理退貨時(RMA),先前必須經過一道冗長流程,從經銷商、子公司、區域中心、工廠大陸層層辦理,常需歷經不少時日才能完成作業。但如今透過資訊與物流系統的整合,目前這樣的流程已經有效地縮短了,有瑕疵的產品可透過當地的區域中心直接退回到東莞工廠,第一線的服務變得更有效率、也更為窩心了。

潘良榮表示,之前為了應付全球各地的訊息流通,訊舟本身也架設了ERP系統,也建立起Web平台,與供應商進行電子交易。但因為整合度不高的關係,一直沒有看見明顯效益。現在藉由「營運總部電子化」這套新系統,將原先的ERP系統整合在底下持續運作,不但沒有浪費原先建置ERP的資源,供應商熟悉的介面也都存在,因此與訊舟合作的供應商全都無異議地加入了這套新系統,如此我們不但看見明顯效益,而且也產生了前述的附加價值,可以說發揮了完美的加乘效果。

創新功能,多方受益

由於各家公司的需求、文化都有所差異,因此任何一套資訊系統的導入,或多或少在各功能項目上都會有所增改。對訊舟而言,如何讓這套系統支持總部決策,以達到全球運籌的規模,更是不可或缺的一項功能。潘良榮補充說明,這套系統的主要出發點在於協助我們統整全球各區域中心的營運、運籌部分,我們希望從需求、供應鏈、客戶服務、一直到產銷平台的建置,都能藉由這套系統給予我們決策上的支援,讓我們所制定的決策能夠更為即時,也更為精準,讓人為直覺的要素能夠減少至最低。

而在未來想賦予這套系統的新功能方面,潘良榮表示,訊舟應會朝「工廠現場管理」來著手,之後也希望在這套資訊系統中強化工廠現場管理部分。目前工廠內的ERP,頂多只能查詢組裝物料跑到了哪一個站點、半成品跑到哪一個平台等,希望未來新的資訊系統完全建立起來後,能夠反饋更多生產線上的細節,甚至可以讓客戶隨時上線查詢自己委託下單的產品狀況,如是否已進入組裝、包裝、測試階段等等,這是訊舟想開發的更為深入的系統功能。

另外由於研究發展向來是訊舟的營運重心,在臺北、上海等地都設有研發中心,當前研發團隊的人數甚至佔全員工20%強。但目前在這套新的資訊系統中,研發單位的訊息機制反而是比較落後的,並未將研發內容、品質等關係整合進來。關於這一點訊舟也會再繼續努力,讓這套系統能夠更廣泛地發揮效用。因為有效地掌握市場脈動、大規模地蒐集市場資訊,讓研發重心可做相對應的調整,對於研發品質而言也會有相當幫助的。這也是未來思考改進這套系統的重點。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