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SCM系統 實踐企業戰略目標 智慧應用 影音
DFORUM
DForum0522

善用SCM系統 實踐企業戰略目標

  • DIGITIMES企劃

不可諱言,佈建SCM系統,可謂企業善盡供應鏈管理的基礎工程,但有了這個基礎後,如何將應用效益發揮到極致,以期提升供應鏈運作效率、降低成本或爭取Time-to-Market優勢,一切取決於企業的戰略目標。

所謂供應鏈(Supply Chain),意指商品從製造開始,經由配送、銷售一直到消費者手中的過程裡,其間所涵蓋的上下游廠商,以及其所涉及之相關活動;顧名思義,供應鏈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即是希冀透過有效的資訊系統或其他機制,在適當的時間、地點、數量的基礎上,將適當產品提供予客戶。

至於SCM所訴求的主要效益,旨在於協助企業增裕營收、優化資產使用效率,除此之外,亦有助於強化存貨控制,讓企業更能掌握商品推出時效。

一般來說,SCM與「商業快速回應(Quick Response;QR)」、「有效消費者回應(Efficient Consumer Response;ECR)」等不同名詞之間,有諸殊途同歸的意涵,皆是將買方與供應商連結在一起,藉以縮短從製造商品一直到交貨予客戶其間的週期,快速反應消費者的需求,例如ECR,便有人形容其精神是「讓不同的公司聯合起來,更好、更快、更便宜地、共同地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綜上所述,SCM系統之所以存在,絕非無的放矢,更不像是花拳繡腿,然而可惜的是,SCM系統儘管曾經是企業e化應用的熱點之一,也曾經受到諸多的關注與期待,但其所衍生的成功案例,卻始終不是最初預期的那般層出不窮,讓人不禁為之納悶,深覺企業在運用SCM的過程中,一定忽略了些什麼,或者缺少了些什麼。

意欲探究理想與現實之間的落差為何,似乎有必要回到初衷,從企業運用SCM系統的前提、所需具備的核心技術基礎,乃至於發揮SCM應用效益的關鍵所在,藉由一連串抽絲撥繭的過程,以期還原出SCM應用的真相。

上下游資訊透通 是供應鏈整合關鍵
企業運用SCM系統的前提為何?最基本的第一步,即是在供應鏈中的上下游企業,皆需具備自己的管理系統,以確保各自管理流程之順暢,同時得以實現系統資料的準確性,可謂SCM系統有效應用的一大前提。

此外,倘若細究供應鏈管理箇中內涵,我們往往可以發現到不同的應用主題,而不同主題又帶有不同的重點;以「供應鏈執行(Supply Chain Execution;SCE)」而論,重點在於物流倉儲管理,此部分所涉及的條件門檻還算一般,企業僅需具備基礎能力即可,至於「供應鏈規劃(Supply Chain Planning;SCP)」,主要是處理需求製造及配銷的規劃模擬,則不管對於管理、運作理念及資料基礎的要求,都比SCE來得更高。

惟無論如何,要想有效運用SCM系統,其間最大的前提,便是企業必須擁有一個以供應鏈運作為核心競爭力的理念,接著有效建立供應鏈管理流程,並具備一定程度的資料管理基礎。

至於企業是否需要先有完善的ERP基礎,才可望發揮SCM應用效益,則有不同的說法。有一派的說法是「不需要」,只因國際上已不乏前例,即使沒有ERP作為前導,僅倚靠平時業務資料的累積,一樣可以將SCM系統運用得虎虎生風;但另一派的說法則正好相反,講求企業必須要有ERP基礎。

有了ERP基礎,即可確保企業內部資訊的透明化,但光做到這一步還不夠,亦須設法讓供應鏈的上下游夥伴,也同樣具備一定的資訊透明度,如此一來,才可能談到下一步的供應鏈整合議題,而在資訊透明之後,緊接著,上下游企業還需要有一個平台,藉以滿足協同運作需求;隨著這些基礎一一到位,即可確實提升整體供應鏈的運作效率,屆時若想再推動其他更加複雜的應用,成功的機率理應不小。

APS與B2B協同 各自扮演重要角色
論及SCM系統的核心技術基礎,各方的解讀不盡相同,有部分人士認為,先進規劃與排程系統(Advance Planning & Scheduling;APS)乃是箇中關 鍵;不可否認,企業無論推動業務管理、庫存管理或運籌管理,都必須先有計畫,然後才能付諸執行,早期計畫的產出源自於人工模式,爾後隨著技術的演進,則轉變成為以ERP為產生計畫之基礎,而APS也有類似的意味。

APS係融合了電腦技術及運籌學理,係透過需求計畫來增加整體系統之運作效率,只要計畫做得好,運作效率自然高,藉由這個角度,明顯可見APS確實有其重要性,只因其能夠在計畫層面上實現最大程度的資源整合,並提供高度的可視性,在此前提下,若說APS是SCM的核心應用基礎,其實並不為過。

但也有人持不同看法,他們認為,APS固然重要,但若將此視為SCM系統的核心技術基礎,似乎弄錯了方向。有一個來自汽機車製造業的IT主管認為,SCM最重要的核心,仍在於商業模式的確立,模式愈清楚,即可望產生愈優異的供應鏈管理實踐模型,這些都是戰略層面的關鍵元素,至於APS,充其量僅是戰術層次,不應反客為主。

另有從事資訊服務的業者指出,APS的強項,其實在於追求需求與供應兩端之間的優化與平衡,它具有相當程度的重要性,但是對企業來說,更務實的做法是先行做好B2B協同,藉此達到快速反應、及資訊透明等目的。

因此企業意欲提升供應鏈管理效率,「B2B協同」無疑是箇中關鍵,因為一旦沒能將協同做好,一種的後果是,企業便無法將上下游需求納進其供應鏈計畫之中,這樣的計畫內容,即談不上精準,另一種後果是,即使企業本身能做到準確規劃,但與上下游供應鏈成員的協同效率不彰,如此一來,SCM系統的反應速度便會大受影響;由此看來,供應鏈成員之間的B2B協同,以及相關資訊的整合與分享,顯然是相當重要的環節,唯有把協同這件事做好,企業的SCM應用基礎自然扎實可靠,後續再利用這個基礎深化APS的應用價值,才是較為合理可行的做法,如今若將APS視為整個SCM的運作核心,不免有些本末倒置。

有關SCM應用效益能否有效發揮之關鍵因素,有企業IT主管為,很大程度取決於企業領導階層追求的戰略目標,而這個目標,無論是側重於增強競爭力、優化供應鏈效率、降低成本或是爭取時間優勢,皆將牽引該公司在於供應鏈管理的努力方向,亦將影響相關流程的規劃與設計;可想而知,如果企業的戰略目標不甚明確,管理流程設計得不夠嚴謹,那麼相關人員對於此項工作的認知就會不清,執行能力也容易不足,連帶也會導致SCM系統應用效益之大打折扣。

至於另一關鍵,則是企業與供應鏈上下游成員的夥伴關係深淺。比方說在上游部分,倘若企業缺乏一些長期性的戰略夥伴,如今要想倚靠IT技術來實現資訊透明、推動B2B協同,難度就非常之高;總而言之,企業的核心供應商,理當處於穩定狀態,而非凡事取決於低價、不時變換供應來源,雖然從長遠角度來看,「隨波逐流」有助於降低企業的採購成本,但是企業也不易與上下游建立綿密的夥伴關係,那麼這些成員分享資訊的意願自然低落,採用供應鏈協同作業平台的可能性也不大,在這些不利因素的糾結下,企業SCM系統的應用成效必定不彰。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