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印產業對接將創合作高峰 成立溝通平台 智慧應用 影音
Vicor
DForum0522

台印產業對接將創合作高峰 成立溝通平台

台印度產官研代表共同啟動2017年台印度產業鏈結高峰論壇開幕儀式,期許「台印合作,共創雙贏」。(左一)經貿談判辦公室蕭振榮資深談判代表、(左二)工業局呂正華局長、(左三)台北市林欽榮副市長、(左四)經濟部龔明鑫次長、(左五)工業總會郭台強常務理事、(右五)印度工商聯合會蕭馬主委、(右四)印度電子資訊部薩哈尼次長、(右三)印度台北協會史達仁會長、(右二)印度科學及工業研究委員會昌德禮主任、(右一)印度國家生產力委員會威祿德副執行長。
台印度產官研代表共同啟動2017年台印度產業鏈結高峰論壇開幕儀式,期許「台印合作,共創雙贏」。(左一)經貿談判辦公室蕭振榮資深談判代表、(左二)工業局呂正華局長、(左三)台北市林欽榮副市長、(左四)經濟部龔明鑫次長、(左五)工業總會郭台強常務理事、(右五)印度工商聯合會蕭馬主委、(右四)印度電子資訊部薩哈尼次長、(右三)印度台北協會史達仁會長、(右二)印度科學及工業研究委員會昌德禮主任、(右一)印度國家生產力委員會威祿德副執行長。

近年,台灣政府積極推動南向政策,官民攜手深化印度及東協等國家之經貿關係;另一方面,印度政府在Narendra Modi總理上任後,也亟欲與國際接軌,推動印度製造(Make In India)、數位印度(Digital India),以及智慧城市(Smart City)等國家計畫,希冀為印度經濟成長帶來龐大的機會。

為響應政府政策,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與印度工商聯合會(FICCI)對接合作,於日前舉辦2017台灣印度產業鏈結高峰論壇,經濟部龔明鑫次長及印度電子部Ajay Prakash Sawhney次長率雙方官方、智庫及公協會產業代表共同參與,吸引臺灣與印度二國近五百位貴賓共同與會。

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常務理事郭台強(右二)與FICCI委員會共同主席Manish Sharma(左二)簽署產業合作意向書;右為經濟部次長龔明鑫,左為印度電子部次長Ajay Prakash Sawhney。

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常務理事郭台強(右二)與FICCI委員會共同主席Manish Sharma(左二)簽署產業合作意向書;右為經濟部次長龔明鑫,左為印度電子部次長Ajay Prakash Sawhney。

本次來台的印度貴賓,產官研合計超過80位以上,會中除就臺印度合作挑戰與契機進行交流外,另促成台印度產業、公協會及雙方智庫簽訂合作備忘錄達21件,有助於台印度雙方在電子製造、顯示器、智慧城市、綠色科技及物聯網等產業議題合作。

全球經濟體明日之星台灣應與印度加強合作力道

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常務理事郭台強表示, Modi總理上任後,大力地推動印度製造、數位印度、節能印度,以及智慧城市等多項新措施,2014到2016年印度GDP成長超過七個百分比,在全球經濟體中是一顆明日之星,全世界主要的經濟體皆對印度抱有很大的期待。為協助國內企業掌握台印度新的合作契機,經濟部引領推動台印度雙方簽署產業合作備忘錄,讓台灣業者在政策明確的保障下,放心地赴印度投資。

郭台強認為,印度擁有十三億的龐大人口數,無論是人口紅利抑或是未來的消費能力,皆是各國看好印度發展的重點,若是以台灣生產製造的強項佈局於印度,並與當地學研機構合作及人才交流,相信是台灣企業可以擘畫的方向。印度工商聯合會(FICCI)委員會共同主席Manish Sharma也贊同郭台強的想法,他表示,印度政府配合政策推動,提供在印設廠之企業創新投資優惠措施,並保護業者智慧財產權,且就外資投資印度的相關法規多所調整,這不僅降低台灣企業進軍印度的疑慮,印度有目共睹的軟實力與人資力,勢必能成為台灣企業的助力。

經濟部龔明鑫次長則進一步解釋,目前鴻海、緯創,以及台達電等台灣企業,在印度已投資60億美金以上,且除了經貿往來外,在教育、文化與觀光方面雙方也已有密切的合作。可預期印度市場將長期穩定發展,經濟部鼓勵業者將現有的產業製造與管理經驗複製到印度,特別是本次對接的產業項目如,電子零組件、綠色科技、智慧城市與汽車電子等領域,建構印度成為台灣企業在新南向國家另一重要生產聚落。

印度產業振翅待飛 臺灣企業應抓緊商機

印度電子部Ajay Prakash Sawhney次長表示,印度其人口有55%小於25歲,可說是一個相當年輕的國家,具備了龐大的勞動人口紅利。在過去幾年間,印度的手機製造業成長快速,時至2017年,由印度生產的手機已達到了17,500萬隻,預期2020年製造數量將可達到五億支。另一方面,印度也是晶片設計領域中重要的國家,有越來越多跨國企業於印度設立研發中心。而為了改善印度空污問題,電動車的需求因應而生,車用電子產業在印度的發展,也極令人期待。不僅於此,環保意識抬頭還帶動了綠色科技的發展,台灣早於2014年即與印度就「綠色科技」領域開啟雙邊合作,共同推動綠能與循環科技示範計畫,共同投入研究、訓練與技術導入應用等,未來,雙方還預定有更大型、更深入的計畫即將展開。

智慧城市也是印度政策發展的一大重點,藉這次機會,希望台北市發展多年的智慧公共住宅、交通、教育、醫療,以及智慧支付等政策執行經驗,可以協助印度此一領域的發展。印度國際經濟研究院院長Rajat Kathuria也相當期待,曾協助台北市的相關廠商可赴印度協助該國推展智慧城市。他認為,提高都市化城市數量將有助於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因為一個國家有超過90%的稅務來自於城市。目前印度有超過15座以上都市積極發展智慧城市的建設,雙方若是能夠合作,不但可為印度提升就業機會與稅收,對於台灣廠商而言,也是可預見的龐大商機。

授予產業發展經驗 將創台印度雙贏局面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所長詹文男認為,台灣工業過去擁有輝煌的表現,歸因於產業聚落(Cluster)的發展卓越,大大提升台灣企業的國際競爭力、生產效率與出貨彈性。除群聚發展優勢外,台灣企業在資通訊產業如軟硬體、通訊,及零組件,所累積的工程製造、品質控管,及倉管運籌等發展經驗,特別是與蘋果(Apple)、微軟(Microsoft),及谷歌(Google)等跨國大企業合作所建立的供應鏈與上中下游整合能力,詹文男認為都是未來台印度合作時可多著墨交流的部分。

對此,Kathuria也認同表示,台灣硬體製造相當具有競爭力,與印度所累積的軟體能量可互補,成為國際盟友後未來有機會共打國際盃。不過,為何選擇製造業而非其他產業呢?Kathuria認為,提升印度的製造業比例不僅是為了迎合Modi總理的印度製造政策,此一行業也可明確地提升印度的就業市場,且端看現今的先進國家,皆因為有強大的製造業能量,讓經濟因而有躍進式的成長;而印度大量的人口,正可做為製造業充沛的人力資源,未來期待能與台灣進行人才培訓合作。

另一方面,面對工業4.0浪潮來襲,所有跨國企業亟欲產線轉型,這影響了全球供應鏈的運作模式;加上數位經濟的興起,迫使廠商在營運模式、合作網路上須有重大的變革。台灣企業也重新調整自我定位,將過往以硬體為主的產業,轉化成軟硬整合的企業。因此,印度將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合作對象。

那麼未來台灣與印度可以有哪些合作方向呢?經濟部建議,雙方可奠基於臺灣5+N計畫進一步合作,從現有的產品中,改良設計出符合印度當地市場需求的產品,並於當地打造產品生產製造基地。與會印度智庫團體也贊同表示,台印兩國企業在追求產業升級轉型的過程當中,若能配合兩國產業發展政策,符合趨勢、借力使力,有助於企業提升對印度的跨國投資成功機會。【經濟部工業局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