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IT敏捷度 驅動無限商機 智慧應用 影音
Hackthon
DForum0515

加速IT敏捷度 驅動無限商機

  • DigiTimes企劃

現今企業資料中心所面臨的挑戰,其實不在少數。分別在全球、台灣儲存設備市場,擁有18~20%高佔有率的NetApp,其資深技術顧問張展智認為,首要挑戰乃是隨著資料持續增長,因而帶來的成本負擔。

人們也許好奇,以目前硬碟容量來看,動輒好幾個TB,比從前不知增大了多少倍,但容量滿載的速度,卻未因此而延緩。張展智舉最簡單的例子,從前數位相機畫素偏低,一張相片了不起幾MB大小,現在則講求高清、甚或超清,導致相片隨隨便便就十幾個MB起跳,再加上使用者又想複製多份至多個應用場域,因而佔據龐大儲存空間,硬碟容量再大,也難以追趕需求爆漲的速度。

其餘挑戰還包括,應用程式服務層級不斷提高,以及使用者對IT回應速度的期望增加,用戶針對任一應用服務所要求的回應時間愈來愈短,需求型態也愈來愈「誇張」,在此情況下,企業資料中心的轉型,實屬勢在必行!

張展智表示,根據應用程式數量、非結構化資料比例、物件數量、效能評量與SLA、容量評量與成長速率等各項衡量指標,企業現有的IT基礎架構能否因應未來需求,快則2013年、慢則2014年,就將會進入一個「轉折點」,當這個轉折點來臨時,企業若已做好準備,則種種大量需求,便是助漲企業IT效能的推力,不致成為負擔。

何以資料中心轉型如此重要?環顧當前週遭環境,數位相機普遍來到1,300畫素,行動App快速增生,諸如行車記錄器、Web Camera等載具大行其道,因應個資法需要一網打盡「凡走過所留之痕跡」,再加上隨著業務成長、應用程式數量增多,但老闆給的IT預算並未同步增長,因此如何利用有限資源做更多事,無疑考驗著IT基礎架構。

至於資料中心邁向轉型之途徑,則須從最起始的封閉式,循序朝向虛擬化、SLA定義、自動化、私有雲、公有雲、混合雲等里程碑逐步演進,但無論如何,唯有憑藉一個「敏捷資料基礎架構」,形塑以軟體定義的資料中心,才能令IT快速契合客戶期望。

敏捷資料基礎架構需要具備幾項特質。第一是智慧型資料管理,意即透過單一介面,再加上一次性的配置設定、政策定義、SLA確立,即可妥善管好資料中心內部所有儲存資源,以避免以往部署應用服務之曠日費時;第二是至久的資料可用度,即使付出相同的代價,猶可換得更佳性能,並建立4、5、6甚至更多個9的高可用度;第三是無限的資料擴充,無論基於任何緣故,伺服器或儲存設備面臨更新或汰換時,原有服務都不需要停機。

有鑑於此,NetApp遂以至能、至久、至極等三大標竿,致力提供予用戶敏捷資料基礎架構。張展智指出,所謂「至能」,主要訴諸智慧型資料管理機能,藉由服務自動化與分析,將儲存設備管理、資源配置及保護整合於單一視圖,另可透過分析預先掌握現有容量或效能之瓶頸,確保可用度、性能及組態符合預期的服務需求層級,且其間種種管理舉措皆屬自動化,不需人員介入處理。

此外則援引重複資料刪除、壓縮等技術形塑資料減量效應,並藉由FlexClone技術減少完整複本的備份數量,好讓企業在面臨大量資料成長時,仍能有效控制成本。另一方面,透過虛擬儲存分層技術,使用戶輕而易舉地自動調整資料效率層級。

而在「至久」部分,透過無縫擴充容量與效能、重新平衡工作負載等技術特質,使例行性升級或更換作業都不需停機,以維繫不中斷營運;藉由內嵌式資料安全機制,以完整磁碟加密、以角色為基礎的存取控制實施多層安全控管,防止任何人在未經授權下存取資料;經由整合式資料保護,落實「一經設定、高枕無憂」資料保護願景,避免人員在執行備份或備援時出現錯誤。

有關「至極」,其養分則來自饒富彈性的IT基礎架構,箇中包含了適用於任何傳輸協定(含FC、FCoE、iSCSI、NFS/pNFS、CIFS/SMB或Object)的統一化架構,好讓NetApp用戶得以同一控制器實現NAS或SAN等儲存需求,不需外掛任何應用程式或閘道器,並引導用戶轉以SSD作為資料儲存重心,據此延伸快取資源;另一重點是安全的多重用戶共享,旨在營造儲存虛擬化的End-to-end整合環境,意即在多重用戶共享工作設定的前提下,使不同部門或事業體猶能單獨管理每個資源集區,並可整合式用戶個別備份及D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