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物聯網技術與解決方案提升附加價值 智慧應用 影音
f5輝達
ST Microsite

應用物聯網技術與解決方案提升附加價值

經濟部技術處4月6日委託資策會與工研院共同舉辦「IoT產業技術整合與解決方案推動研討會」,邀請產官學研各界貴賓蒞臨指導,來賓名單前排左起為:工研院資通所余孝先副所長、資策會李世光執行長、行政院科技會報黃彥男副執行秘書、經濟部技術處吳明機處長、全國工業總會許勝雄副理事長以及資策會何寶中副執行長;後排左起為: TCA物聯網應用聯盟曾毅誠執行長、台灣智慧建築協會溫琇玲理事長、精聯電子陳榮輝總經理、台北港資訊處劉煥榮協理、大同公司何明果資深副總經理、台灣物聯網聯盟梁賓先理事長、中華物聯網聯盟李明興專案總監、台灣新世代無線通訊產業研發聯盟周霞麗秘書長以及資策會智通所馮明惠所長。
經濟部技術處4月6日委託資策會與工研院共同舉辦「IoT產業技術整合與解決方案推動研討會」,邀請產官學研各界貴賓蒞臨指導,來賓名單前排左起為:工研院資通所余孝先副所長、資策會李世光執行長、行政院科技會報黃彥男副執行秘書、經濟部技術處吳明機處長、全國工業總會許勝雄副理事長以及資策會何寶中副執行長;後排左起為: TCA物聯網應用聯盟曾毅誠執行長、台灣智慧建築協會溫琇玲理事長、精聯電子陳榮輝總經理、台北港資訊處劉煥榮協理、大同公司何明果資深副總經理、台灣物聯網聯盟梁賓先理事長、中華物聯網聯盟李明興專案總監、台灣新世代無線通訊產業研發聯盟周霞麗秘書長以及資策會智通所馮明惠所長。

近年來的Internet應用,除了單純的人與人之間可以透過網路連結、人也可透過電腦取得物件的資訊、物件與物件可以互通網路連結,此稱為智慧聯網(Internet of Things;IoT)。

IoT商機無限,世界各國政府均已積極投入發展,而為了推動與加速台灣在IoT方面的技術與應用,由經濟部技術主辦,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執行,及中華物聯網聯盟、台閩物聯網聯盟、智慧生活產業聯盟、台灣智慧型電網產業協會、台灣新世代無線通訊產業研發聯盟、TCA物聯網應用聯盟、台灣智慧建築協會等單位協辦,於(6)日舉辦「IoT產業技術整合語解決方案推動研討會」。除了此研討會邀集IoT領域的產官學研齊聚一堂之外,在此研討會中也特別頒發產業先鋒予台北港、大同公司及精聯電子等3家企業,肯定他們在智慧聯網領域積極的投入,為國內智慧聯網創新應用的發展樹立新典範,並期望透過各方的交流、互動、激盪,讓各方擁有更多的共識與合作,並共同面對IoT的各項挑戰,讓IoT市場早日開展。

IoT真正的市場大餅在應用服務

經濟部技術處處長吳明機在研討會致詞時表示,IoT技術概念源自Ubiquitous Computing(無所不在的運算),由MIT(麻省理工學院)教授所提出,大陸方面稱此為物聯網,但我們認為此稱過於冷冰冰,因此採行「智慧聯網」一稱。

IoT市場雖大但挑戰也大,尤其是系統整合上,對長期擅長水平分工的台廠而言格外困難,這需要異業智慧才能突破。

資策會執行長李世光也為大眾剖析,整體IoT市場中,真正的獲利空間既非硬體,也非軟體,軟體、硬體佔比接近,真正的獲利來自IoT應用服務,達60%~90%之高,因此,台灣若期望擺脫利潤日益短少的代工製造,真正該看重的是服務。

行政院科技會報副執行秘書黃彥男也同樣呼應IoT市場的潛力,並引用Forrest的預測,未來物件與物件間的聯網流量,將有30倍以上的成長,而行政院對IoT發展的目標,將包含2013年建置2個完整示範場域,2016年完成至少2項軟體整體技術應用輸出成功案例,1,000項的IoT專利、100項國際標準,並讓台灣成為亞太IoT市場中的主要解決方案供應商。

台灣新世代無線通訊產業研發聯盟會長許勝雄也同樣強調,整合將是IoT產業與市場發展的關鍵,透過產官學研的共同努力,以「重新整合」的方式才能讓技術、產業、市場更快成形。

在各方致詞後,資策會副執行長何寶中在全球智慧聯網的現況與遠景,分析IoT產業的技術發展與商業模式發展、台灣在IoT領域中的技術缺口,並建議應該在公領域應用、垂直應用、家庭個人應用三者中,以公共領域為優先推動。

工研院資通所副所長余孝先也對IoT標準的發展趨勢作解說,認為現階段IoT的標準太多,台灣在資源心力有限下,必須要審慎選擇加入,即採行「聚焦」策略。同時機會稍縱即逝,多數標準均設定在2016年完成訂立,台灣應把握時機參與。

除了現況了解與策略建議外,透過各方的交流互動可更快形成IoT發展共識,針對IoT發展是否該建立示範場域,多數與會代表也提出看法。

台灣智慧建築協會理事長溫琇玲表示,由於建築中的弱電設備較不被注重,因此常成為犧牲項,此不利IoT的發展,同時建議若有認證標準,智慧建築的發展才能加速,而有智慧建築才能形成智慧城市。

台灣物聯網聯盟理事長梁賓先則表達,台灣在應用體驗的深度上仍優於大陸,大陸目前以看重硬體規格為多,而關於示範場域梁表示正面看法,認為有場域才方便整合,整合也有利整體輸出。

TCA物聯網應用聯盟執行長曾毅誠也贊同當建議場域,這也屬基礎建設的一環,必須做好,事實上大陸各城市也相互競爭,台灣也應有類似的競爭概念。

研華公司技術長陳贊鴻則表示,過去已有i236計畫,計畫中有10來個場域,各場域均有應用特色,但並沒有整合,至今依然僅是Demo Site(示範點),且離主導標準還很遠,IoT的成敗重點,很大程度在於最終的佈建實現。

盛達電業董事長陳忠廷也贊同建立,但必須採行與過往台廠OEM、ODM不同的思維,與在地系統整合商、服務營運商間的合作才是重點。

除產、官方面的意見外,代表文創領域的頑石創意總經理林芳吟說明,示範場域應注重在地認同與城市特色,另外也須進行政策與資源整合。

IoT的實際應用效益分享

IoT真能帶來生活或營運的助益?答案是肯定的,台北港資訊處協理劉煥榮以親身案例分享,台北港全程用ZigBee無線感側運作,在全球600、700個港口中,只有約10個港口能達到39.55move/hour的效率,其餘多在30move/hour以下。

大同公司新能源事業部總處長林常平則分享在IoT整體產業中,大同於AMI智慧型電錶方面的發展,並讓大眾了解,IoT並非是新產業,但卻是新議題,透過IoT,智慧電網的建設發展才能再次升級。

精聯電子策略長廖春凱也分享該公司在獲得技術授權後的IoT發展,精聯電子以發展IoT終端硬體裝置為主,並與其他業者合作,共同提供完整的IoT解決方案,精聯亦參與「智慧居家服務平台-新興市場平價計畫」,目前已完成第一階段。

資策會智慧網通系統研究所主任陳文瑞則向大眾說明資策會在智慧型電源管理上的技術成果,即『In-Snergy雲端智慧綠能管理系統』,陳說明用電成本不斷增加是全球趨勢,而發電方面,除了火力、核能、太陽能、風力等4類外,也應強調第5能源,即更有效益的能源運用,In-Snergy正是為此而開發。展望未來,In-Snergy將依循概念實證、服務實證、商用實證的步驟實現更廣泛的應用。

成功大學人本智慧生活科技整合中心主任楊家輝教授,透過動態影像,向大眾展示成功大學在IoT領域的研究成果,包含i236計畫的參與,及Touch Center觸控技術應用中心的建立等,楊教授強調,中心內的各項示範均出自學生之手,而非外購。

在成功大學的體驗示範後,Intel-台大創新研究中心(Intel-NTU Center)副主任呂學士教授以「萬億物件互聯的機會與挑戰」發表演說,演說中說明了中心的背景與任務,並說明與示範多項研究成果,總結時更表示該中心將專注在定義未來的M2M技術,並在此方面持續引領創新。

最後,台灣大學智慧生活科技整合與創新研究中心主任劉佩玲教授,以「智慧生活技術發展藍圖」為題進行分享。劉教授以「後PC時代」為題進行開場,之後談論個人化技術的發展沿革,並說明全球目前約有69億個智慧型裝置,而在不久的2020年,將達到80億。

劉教授也以多項使用者體驗的創意案例作說明,例如近年來快速風行的蘋果產品,如iPhone、iPad,或如印度Tata公司提出的平價小車Nano,以及Segway代步車等,此外也用災變管理(Disaster Management)案例來說明IoT的重要性。總結時,劉教授強調硬體雖重要但仍不夠,還需要更多的加值,同時在IoT產業中,無論是服務商、平台業者、軟硬體業者等,都會是贏家,而創新也將在其中扮演關鍵角色。(經濟部技術處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