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打造DEI職場神隊友 Alpha plus首創全台唯一DEI評估工具
在「生不如死」的缺工浪潮及新世代人才求職觀轉變下,企業主們無不開始積極尋找人才永續的解方,而與公司治理和社會影響高度相關,更是跟ESG密不可分的DEI(Diversity, Equity and Inclusion,多元平等共融)成為人才永續的關鍵要素。為了協助企業能有系統性地朝建立具DEI的企業文化,Alpha plus 推出台灣第一個針對ESG社會面的評估工具 – 「企業DEI影響力評估 (DEI Impact assessment;DEIIA)」,企業可透過 20題自我檢測,了解公司目前處於DEI的哪個階段 ,並獲得初步行動建議,以建立友善職場與提升徵才競爭力。
「DEI」是Diversity、Equity與Inclusion三個單字的簡稱,意思是多元、平等、共融。也就是企業必須重視多元人才組成,並提供公平、無歧視與完善的照顧,讓員工無後顧之憂發揮所長,進而提高企業生產力,當中包括性別平等、勞工權益、健康福祉等面向,正是ESG當中S(Social, 社會)的核心。
不過,目前大多數的企業都容易忽略這塊,尤其看ESG相關論壇或報導時,通常內容只關注在環境、碳排、監督機制等議題,缺少「人才」。當企業開始重視人才永續,也發現新世代人才求職的條件不再只有薪水,但能提出應對措施的企業卻是少之又少或是關注不夠全面。加上主管機關沒有具體要求,也無法量化各項指標,導致企業容易忽略在ESG轉型浪潮中「人才」這個領域。
從人才角度來看,DEI也成為人才求職時會考慮的關鍵要素。根據Alpha plus新世代人才白皮書資訊,18到35歲的工作者中有多達 54%的人重視多元平等共融文化,36到45歲有43%。而安永(EY )調查顯示,Y、Z 世代(Y世代指1980年代和1990年代出生的人,Z世代指在1990年代末至2010年代前期出生的人),在選擇工作時會高度考慮企業的DEI作為,顯示DEI對任何國籍的人才來說都愈來愈重要。企業在人才布局策略上如果沒有DEI思維,或是只打高空沒有實際落地執行,將逐漸失去求才留才競爭力。
不過,令人高興的是,歐美職場的DEI文化已發展相當成熟,有許多案例可參考,但企業也不能忽略DEI的建立與當地文化、法規與民情高度相關,更需結合企業自身目標與痛點,才能避免流於形式。
Alpha plus三個「唯一」助企業建立DEI文化
作為協助企業客製打造DEI職場的神隊友,Alpha plus是全台唯一具備企業實戰經驗,團隊擁有於外商與跨國企業建立DEI實戰背景,能協助台灣企業與國際接軌,同時也是唯一提供完整DEI顧問方案,涵蓋教育訓練、行動方案導入、織架構建立、文化轉型與雇主品牌等。Alpha plus更是全台唯一協助企業進行DEI評估 (DEIIA),並免費提供人才以DEI指標搜尋的職缺媒合平台,了解人才與企業雙方需求。
DEI已成為職場趨勢,企業不該置身事外。若想招聘新世代人才,打造DEI的職場環境是首要任務,像是從刊登徵才訊息時就應避免涉及偏見、刻板印象,在公共議題上也要適時採取行動,以突現企業多元共融的價值觀,樹立良好雇主形象。
- 以SEED技術打造更環保永續的網路
- Axis與準線智慧科技攜手打造創新河川水位監測解決方案 落實生態永續發展的願景
- 東捷資訊推ACE王牌計畫 搶攻企業轉型商機添動能
- 伊雲谷獲永續獎項雙認證 數位韌性驅動永續發展
- 啟動Common Criteria產學合作 安華聯網攜手北科大培育台灣資安人才
- 裕富支持攸惜關懷協會 推動水電系計畫
- 裕融企業打造「文化共融 平權共享」公益精神
- 大同永續搶攻碳權商機 完成高價藍碳交易
- 麗升能源打造「綠電交易加速器」
- 宏電科技獲2024新北市友善家庭優質企業殊榮
- 英飛凌攜手 AWL-Electricity ,以氮化鎵功率半導體優化無線供電解決方案
- 新保經驗力挺農業ESG STORE 共創永續藍海
- 半導體龍頭攜手供應鏈推動ESG 引進配客嘉循環箱創三贏
- 英飛凌推出HybridPACK Drive G2 Fusion 將矽和碳化矽結合至電動汽車先進電源模組中
- 英飛凌加強與供應商在二氧化碳減排目標的合作並頒發「綠色環保獎」
- 台灣奧的斯智慧電梯 攜手中台灣創新科技引領城市綠色交通新趨勢
- 減碳包裝進駐國際淨零永續展 激發企業永續包裝新思維
- 大數據公司宣布加入 「2024 TALENT, in Taiwan台灣人才永續行動聯盟」
- 泓德能源首度支持運動選手 林郁婷勇奪奧運女子拳擊金牌
- 宏正榮獲天下永續公民獎中堅企業組亞軍 再度勇奪天下人才永續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