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設計業E化架構與需求之探索 智原科技電子服務部部長 杜振雄 智慧應用 影音
Event
榮耀會員

IC設計業E化架構與需求之探索 智原科技電子服務部部長 杜振雄

  • 曹乙帆台北

前言:隨著半導體專業分工發展模式的確立,再加上IC製程技術日新月異,原本的IC設計業又再細分出IC設計服務之專業領域,該領域業者大致扮演矽智財(Silicon IP;SIP)的授權,IC前段的電路架構、設計、合成、驗證及佈局(Layout)等設計服務之供應角色。除此之外,IC設計服務並可針對IC設計業者的需求,透過與其他廠商合作,另外提供包括光罩製造、晶圓製造、封裝、電路測試等IC後段生產服務項目。

如今市場上最知名的IC設計服務佼佼者,莫過於聯電(UMC)集團的智原科技(Faraday)與台積電投資的創意電子,而其中最引人矚目的,當屬身為亞洲最大IC設計服務暨矽智財研發銷售公司的智原科技,該公司於1993年從聯電內部獨立分出,並與聯電之間維持策略性的IP合股關係,聯電大約擁有20%的持股。

智原科技除了總部位於台灣外,並於美國、荷蘭、日本及中國大陸等地設立分支據點,全球總員工數超過750人,研發人員即超過550人,其2006年的營收約為1.7億美元,約合新台幣55億元之規模。

累積多年、數量豐富的IP資料庫 以有效管理為強化目標之一

智原科技電子服務部部長杜振雄表示,在公司型態上,智原科技是1家標準的Fabless ASIC設計服務公司,所以不會生產自有品牌的IC晶片;在營運模式上,該公司是以IP授權服務及ASIC設計服務為兩大主軸。

原則上,前一業務內容僅提供客戶所需要的IP授權,並酌收權利金,對於只需要IC設計前段的特定IP授權,自行主導晶片之合成、製造及電路邏輯設計等流程的客戶來說,非常適合洽談這方面的服務,例如ARM及聯發科的某些IC設計,即採用智原的IP授權。

至於後一服務範疇,則以有別於一般標準式IC的特殊應用IC設計為服務內容,大致分成前段的客戶委託之ASIC設計服務(ASIC Design Non-Recurring Engineering),與後段的ASIC量產(ASIC Mass Production)兩大部分。前段IC設計除了電路邏輯設計等流程外,亦包含特定IP之授權使用;至於後段IC量產部分,智原科技是透過與其他廠商之協同合作,來達成客戶的需求目標,例如光罩製造方面與新科凸版光罩(TPT)合作,晶圓製造交由聯電,封裝委託矽品精密(SPIL)或日月光(ASE),至於IC電路測試則與京元電子(KYEC)合作。

就營收比例結構來看,IP授權約占整體營運收益的19%,ASIC委託設計服務則占12%,ASIC量產服務則高達69%,由此可見,IC量產的業務比重最高。但杜振雄則進一步指出,事實上,智原科技與其他IP設計服務同業的最大差異,主要在於擁有累積多年且數量豐富的IP資料庫,此為該公司能一直維繫穩定成長的最重要基礎。所以,對於智原科技來說,如何有效率地整合管理豐富而寶貴的IP資料庫,並針對客戶需求,快速提供最合適的IP,遂成為該公司不斷強化的重要目標之一。

了解IC設計服務之產業特性 客戶成功才是IP設計業者的成功

在談到IC設計服務業的e化課題之前,必須先對IC設計服務業的產業特性,與IT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有所了解,畢竟,每個行業皆有其不同的特性,因此e化的導入方式與該注意的環節有很大的差別。以IC設計服務業來說,其最大的產業特性大致包括:少量多樣、客戶產品差異大、外包廠眾多、與客戶維繫共生關係、與晶圓廠維繫合股關係等特點。

由於客製化服務的緣故,所以IP設計服務業的專案數量可能不多,但樣式種類則相對繁雜,而且各專案要求的產品性質差異極為分歧,再加上合作的外包廠數量眾多,這些因素皆是造成客戶專案管理難度增高的原因。對此,IC設計服務業亟需1套有效而順暢的管理機制與方法論,來做好所有專案設計流程之管理工作。舉例來說,當前EDA工具在前段CAE與後段CAD等流程的串聯上,普遍令人感到不甚滿意,對此,智原科技則嘗試將EDA工具的各個流程串成一完整流程的方式,來改善其順暢度。

當前智原之於聯電、創意之於台積電等,多少皆反映出富爸爸效益,此亦為IP設計服務業發展上的重要特性之一。杜振雄並進一步指出,客戶成功才是IP設計服務業者的成功,惟有協助客戶的產品快速量產上市並大賺錢,才可建立恆久長存的雙嬴局面。

由於此一領域擁有上述多種產業特性,因此,IC設計服務業所仰仗的IT系統架構,自然有別於其他產業,為了因應前述複雜且多樣的專案及產品類型,因此免不了要導入1套有效率的e化系統來進行管理。不過,杜振雄特別強調,公司不宜只為了e化而e化,應該深思熟慮、清楚了解公司最需要的環節何在,然後再進行適合的e化導入作業;再者,專案流程進度與資源控管,以及針對緊急需求之運算資源的機動調配,亦為該類型產業在規劃IT平台時必須考量的重點。

另一值得關注的特性就是,對於IC設計服務業來說,實難透過市面上既有的ERP方案,來達到有效的資源分配目標,所以,必須自行建立可確實符合自身需求的ERP開發團隊與機制。為了讓IT導入之後,內外客戶服務之效益極大化,該類型產業的IT平台亟需1套可用以分析專案完成度、即時性、使用率及效益評估的分析機制,更重要的是,整個IT平台必須以服務為核心,換句話說,IT平台的建立目的全在於服務,並滿足企業內部及外部客戶之需求。

以服務角度跨越有限技術 滿足客戶需求為最大關鍵

杜振雄表示,智原科技的IT人員及部門並非MIS或IT平台,而是1個服務單位,所以,該公司IT部門特別以電子服務部來命名,這是因為無論IT再怎麼日新月異,永遠只是技術掛帥,但技術是有限的,人們的想像空間及需求卻是無限,所以,只有站在服務的角度,才能跨越技術本身不可避免的瓶頸問題,而儘可能地為客戶解決問題並滿足其需求。

智原科技電子服務部特別強調並貫徹服務關鍵時刻(Moment of Truth;MOT)的精神及重要性。MOT主要強調客戶服務時,必須注意的4大關鍵點:

1.探索(Explore):了解客戶需求。
2.提議(Offer):提出符合客戶期望之行動建議。
3.行動(Action):執行先前提議。
4.確認(Confirm):是否達成或超越客戶期望。

一般企業多半僅止於行動階段,而忽略事後的確認工作,如此一來,將無法進一步評估服務的成效,並發掘出客戶是否會有其他衍生的新需求或問題需要被解決。

以智原的e化經驗來看,一般企業多半將e化的重點放在ERP上,但是對IC設計服務業來說,RD設計流程、ASIC專案控管才是關鍵所在,畢竟客戶無法容忍一丁點的遺漏,抑或無法及時上市等缺失。在IT架構方面,智原特別著眼於系統的可用性、資源管理性及協同運作機制的建立;至於安全管理方面,防毒、反間諜、垃圾郵件過濾、HTTP上傳控管、筆記型電腦硬碟資料防護、郵件側錄、未授權裝置防護與R&D資料環境防護等,皆為考量重點項目。

總之,杜振雄認為企業e化必須同時因應客戶需求與企業本身的商業模式需求,如此才可協助客戶快速上市,並隨時進行即時性的調整,以因應各種變化;再者,企業必須對內部人員及現有技術的專業成熟度進行檢視,俾能採用技術更加成熟的IT工具,並判斷可由內部人員或委外單位來完成。最後則是資源的掌握度,不外乎人員的技術水準及硬體設備的狀況等資訊的確實掌握,如此才可發揮出e化應有的最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