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資訊系統與個人健康記錄要進化 智慧應用 影音
TI(ASC)
Event

醫療資訊系統與個人健康記錄要進化

  • DigiTimes企劃

臺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教授 生醫電子與資訊學研究所所長 賴飛羆
臺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教授 生醫電子與資訊學研究所所長 賴飛羆

醫療資訊系統(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已是現在式,個人健康紀錄(Personal Health Records)則處於現在進行式。 臺灣大學生醫電子與資訊學研究所所長賴飛羆教授指出,各醫院照護系統過去是以看診器官區域(如內科、外科、骨科)做分類,卻因此造成一些記錄資料儲存、資源規劃上的重疊與浪費,以及行政效率不彰等因素,在美國造成750~1,750億美元不等損失。

從試誤、直覺、病例 邁向個人化醫療

美國總統科技教育顧問委員會(PCAST)在2008年針對個人化醫療做出定義─針對個人不同體質、用藥特性去做特製化、獨特化的醫療。過去醫療世代演進,第一代是依醫護人員經驗做不斷嘗試的試誤法,第二代進化到依既有病患資訊與醫療資訊的直覺醫療(Intuitive medicine),第三代開始依據國家╱地區所建構的病例化醫療(Evidence-based),台灣目前處於第2.5代之間。

第四代個人化醫療,必須仰賴健康資訊科技(Health Information Technology;HIT),其中電子病歷(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s;EMR)與從出生開始記錄的個人健康紀錄(Personal Health Records;PHR)扮演關鍵的角色。HIT的挑戰,在於各醫院之間的病患病歷資料無法共通,資料交換不夠即時同步,不適用的資料與知識庫格式。

醫療資訊系統發展趨勢與電子病歷

賴飛羆表示,醫療資訊系統發展目前已朝向網頁化(Web-based)、以XML封包技術的服務導向架構、臨床決策支持系統、適用於手機等行動裝置、24小時遠端照護資訊系統(Telehealthcare information system,TIS)以及提供雲端化服務等趨勢發展。

賴飛羆認為,當前HIT環境最需要的是從取得、儲存、分析與大家共享的資訊,進而提煉出如何產生、管理、協同合作於照顧病患的標準流程。如果參照美國針對醫院病歷電子化程度的HIMSS分析,從最底層0到最高層級7(100%電子病歷),臺大醫院目前已經可以做到等級5(醫師開藥並由藥師即時審核),部分達到等級6,他提到,就連全美國5337家醫院,也僅1.2%達到等級7、加拿大641家醫院僅0.5%達到等級6。

賴飛羆也提到,像三軍總醫院建構東、南沙遠距醫療視訊系統,並定期輪班替非洲布吉納法索民眾做遠端看診的經驗。以一個全功能遠距照護中心而言,被照護者必須攜帶耳溫槍、血壓計、脈搏儀等量測儀器連接個人電腦,將資訊透過網路回傳到遠端照護中心,遠端照護中心再從醫院調出電子病歷來做監控診斷,是大家習以為常的進行方式。

但考量到被照顧的老人不會用電腦,隨身量測儀器必須進化成能直接上傳資訊到遠端照護中心;被照顧的老人只要帶隻整量測功能的手機,就可隨時量測並回傳:最後更能由手機整合檢測軟體,並以簡單的圖示顯示,有需要時,再由遠端照護中心通知醫院來做輔助與急難救援。

健康雲則是要由健保資料庫、遠距照護資料庫、臨床試驗資料庫、電子病歷(EMR)、組織資料庫、基因資料庫六大資料庫環節所組成。提供低功率行動裝置擷取資訊,並採取HL7、IEEE 1073、ISO/IEEE 11073、ICD9/10、IHE、LOINC與DICOM等互通標準,才能夠建構臨床決策支援系統。

個人化照護的實際應用案例

賴飛羆提到,由臺大醫院開發的遠距個案管理照護資訊平台資料為例,在去年9月到今年2月29日期間,有加入這個監控平台的糖尿病患者,回診有進步的患者跟沒進步的比例為2:1,有2/3的患者都有所改善;其他沒加入監控平台的回診患者統計,有進步跟沒進步的患者比為1:1。賴飛羆最後總結,個人化醫療照護(Personal Health Care;PHC)需要HIT醫療資訊科技,它不純然是科學,其他因素像政策、經費、教育、文化、倫理等因素也會影響到PHC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