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大廠加碼投資台灣 如何抓住智造商機?
看好全球半導體製造及工業物聯網需求強勁,智連工控推出符合半導體設備通訊標準的閘道器(SECI Box)搶進市場,協助產業建立自主設備通訊溝通能力,加速數位轉型。目前已導入包括半導體、面板等諸多重點產業。 面對產業數位轉型現存設備連線通訊缺口,智連工控從工廠端和設備端,為設備機台、製程與資訊提供整體解決方案,此次自主打造的設備聯網關鍵模組,是符合半導體通用的設備標準SECS/G
【企業ESG環保作為系列報導-3】電動車龍頭Tesla的六角環保策略
受到社會環保意識抬頭、企業節能減碳以抑制氣候暖化的潮流所帶動,電動車新創公司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但Tesla始終是最吸引人目光的閃亮巨星,事業體涵蓋了電動車研發、全自動輔助駕駛(FSD)系統、太陽能源事業等。雖然大眾關注焦點多集中在執行長暨創辦人Elon Musk個人風采和爭議,全球各大ESG機構評量標準不一或有可議空間,但Tesla的環境作為還是有值得參考之處。 近日因為標準
淨零路徑需要行業轉型 電子業可扮演更有價值的角色
面對全球淨零趨勢,產業界與環團引頸期盼,國發會在三月三十日公布了「台灣2050淨零碳排路徑」,外界雖肯定政府跨出第一步,促使各個部會動起來,但許多路徑不夠具體也招致批評,包括階段目標過於保守、策略過於模糊。中華民國企業永續協會秘書長莫冬立就表示,從路徑圖的方向性來看還欠缺整合性架構,從國家淨零轉型路徑到企業轉型計畫,他認為中間還需要建立起各行業的轉型橋樑。 曾參與過幾次政府討
台灣碳淨零學院成立 力拚2030年培育2,000名碳淨零人才
國發會日前公布「2050淨零排放路徑圖」,數位國家總會7日再宣布成立台灣碳淨零學院,攜手台、清、交、成等大學與中研院、工研院、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等90名專家學者開設課程,希望在2030年前培育2,000名碳淨零工程師。 數位國家總會指出,這2,000名碳淨零工程師將是企業永續委員會的靈魂人物,將能夠獨立完成企業碳盤查,也能夠組織企業內團隊完成ESG年度報告。數位國
ABB推出兩款大型機器人 可滿足電動車電池裝配生產
根據The Robot Report報導,IRB 5710與IRB 5720系列提供領先業界同級機器人的精確度與速度可提升產量及縮短製造時間,配備ABB最新的OmniCore控制器V250XT以及TrueMove與QuickMove動作控制(motion control)技術,定位與路徑(path)的可重複性分別為0.04~0.05毫米與0.1~0.14毫米,路徑精確度為1~1.2毫米。
上銀力拓半導體市場有成 獲台灣精品獎肯定
傳動元件大廠上銀科技日前以「超薄型直驅馬達」、「晶圓移載模組EFEM」兩項產品獲台灣精品金銀質兩項大獎。上銀近年力拓半導體市場,供應設備重要關鍵零組件,近年更進一步研發設計製造出晶圓移載模組,並持續運用上銀垂直整合能力,成為半導體產業重要核心供應夥伴成員之一。 此次上銀角逐第30屆「台灣精品獎」選拔,共有210家企業、355件產品獲獎,並從中再選出30件產品角逐最高榮譽金銀質
SEMI攜手科技部 智慧醫療論壇13日登場
隨著大數據及人工智慧(AI)快速發展,智慧醫療的概念由治療擴展到預防醫學及早期健康照護,對症下藥的精準醫療模式也將成為未來健康產業的新藍海。由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攜手科技部共同舉辦的SEMICON Taiwan 2021智慧醫療線上論壇,將於13日正式登場,包括全球第一大醫材廠美敦力(Medtronic)、安森美(Onsemi),以及捷絡生物科技、奇翼醫電、神經元科技等台灣生醫新創業者,
Waymo跟Ryder合作車隊管理 建立自駕卡車中心
陳明陽/綜合外電 Waymo即將推出採用自家全自駕車輛的完整貨運服務,但未揭露確切時程,為此日前宣布計劃在Dallas-Fort Worth附近為其semi-trailer自駕卡車車隊建立德州的主要營運中心,將容納數百輛卡車與員工,且跟卡車租賃公司Ryder合作車隊管理以擴大貨運與物流業務的規模。 根據The Verge報導,目前Waymo正運用自家Cl
零排放商用車盛行 加州2035新建200座加氫站
陳明陽/綜合外電 2020年美國加州宣布將於2045年達到卡車100%零排放的目標,加州燃料電池合作夥伴關係(CaFCP)預測,在過渡階段的2035年,將有7萬輛重型燃料電池卡車行駛於加州道路,並會建置200座加氫站來支援這些卡車運作。 根據Green Car Reports報導,加州燃料電池合作夥伴關係的資料顯示重型卡車在加州道路的各項佔比中交通量僅2
PCB產業朝2兆產值邁進 智慧製造瞄準「兩缺一不」障礙
廖家宜/台北 PCB產業在2020年成為台灣第三大兆元電子產業,為推動國內PCB產業升級,持續往2兆產值邁進,工研院研發「電路板產業智慧製造服務應用平台」,針對當前產業「兩缺一不」的痛點提出解方,包括整合全球首創專屬PCB產業的通訊標準格式,以及導入AI輔助決策等三合一功能。目前業內已有超過20家業者導入該平台,而日前該平台也獲得工研院內授獎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