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造商應改變心態 與下游零售商共創雙贏  交通大學工管系/EMBA教授 李榮貴 智慧應用 影音
工研院
DForum0522

製造商應改變心態 與下游零售商共創雙贏  交通大學工管系/EMBA教授 李榮貴

  • 企業IT編輯部

李榮貴
李榮貴

受到全球市場激烈競爭的影響,來自供應鏈下游的各層零售商、分銷商、品牌商不斷要求上游製造供應商降低價格以維持競爭力,而製造商往往也只能靠擠壓自己各項生產成本的做法來予以因應,但交通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系教授李榮貴指出,這種節省成本的做法最終都會碰到極限,不可能漫無止盡的節省下去,唯有透過有效的供應鏈管理方式,以最低存貨提供最高產品可得性,幫助零售業者獲利,才有機會與下游業者共創雙贏的局面。

就供應鏈的層面來說,李榮貴表示,一般分銷商與零售商在營運時,所常會遇到最大的2個問題,就是「缺貨」與「庫存太高」,舉例來說,當公司有某項商品暢銷時,若因其缺貨而造成1%的銷售額損失,該公司就可能失去10%的應得淨利而無法取得更多利潤;相反的,在產品發生滯銷而導致存貨高漲時,為了減少倉儲管理等費用損失,企業必須要降低該商品價格求售,而根據李榮貴的預估,每降價1%,就會造成該公司損失20%的淨利。

此外,存貨週轉次數高低對於分銷商?零售商的ROI也有極大的影響。同樣是邊際利潤20%的商品,若存貨週轉次數能提高1倍,則ROI便可有3倍的差距。對此,李榮貴表示,供應商如果能改變經營心態,不要只是一昧的想要降低自身的製造、管銷、物流成本,而是能站在下游零售商的立場,協助他們改善其商品供應鏈的管理方式,降低缺貨與庫存太高的頻率,並提高其存貨週轉次數,下游零售商自然就會將上游製造商視為合作夥伴,進而減少不斷要求降低價格的危機發生。

為了保證製造商能夠提供下游業者「高產品可得性」與「低庫存水準」,李榮貴建議企業可採TOC Demand-Pull補貨管理模式來加以改善。現行許多企業所採行的存貨管理方式,往往要等到其產品庫存水準低於某個事先預測好的臨界值時,才會開始進行補貨,李榮貴強調,這種傳統模式由於訂單週期有相當的長度,零售商1次就得向製造商訂講大量商品,因而常會拉高庫存平均水準的幅度。此外,如果臨界值設定不當,一旦遇到暢銷商品時,還可能因生產與運送趕不上銷貨速度,而導致缺貨現象產生。

李榮貴說表示,TOC Demand-Pull補貨管理的改善模式是讓製造商由強化小批量生產,以及可依照其零售商實際產品市場銷售量進行補貨的能力開始著手。也就是說,商品補貨的方式由過去的「預測驅動」,轉而改為以「實際賣出量驅動」的操作模式處理。「零售商先視市場與行銷狀況決定每項產品的目標庫存水位,而後再依其實際的商品使用量,每星期或每天由製造商的倉庫中進行補貨。」李榮貴指出,由於製造商1次僅小批量生產,並增加商品的補貨頻率,因此當發現有滯銷品時,即可減少零售商無謂的庫存成本積壓;而一旦有暢銷品出現,又能很快地補足存貨,避免缺貨的問題發生。

雖然此種做法會在運輸方面提高不少成本,但與商品缺貨與庫存成本的問題相較,對公司而言,其所得要遠遠超過於損失。李榮貴以其所輔導過的某家鞋業製造廠為例指出,1雙鞋如果從台灣送到歐洲,以空運方式要4美元,而海運則只要4毛,兩者差10倍。但其位在歐洲的客戶仍然堅持要採用空運,甚至表示願意自行負擔這筆費用。只要能迅速滿足其消費者的商品需求,又不必維持大量存貨,即使多花一些運輸費用也是值得的。」


議題精選-DAF 2010台灣e製造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