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併愈多伺服器 愈易彰顯成本效益 智慧應用 影音
Vishay
IC975

整併愈多伺服器 愈易彰顯成本效益

  • 明雲青台北

前言:
論及「刀鋒+虛擬化」配置模式,若欲追求成本效益極大化,須建立在1個基準點上,亦即整併的伺服器台數一定不能太少,假使台數偏低,或許依循「1主機配上1支應用程式」的傳統路徑,反倒相對適合,此時不僅沒有藉由刀鋒伺服器取代機架或直立式主機之迫切性,根本也無須導入虛擬化。那麼,在何等條件配合之下,方能凸顯「刀鋒+虛擬化」的部署綜效?儘管肇因於諸多變數,恐怕很難求取1個放諸四海皆準的基準點,但此處仍試圖以一些情境作為前提假設,儘可能將箇中奧妙闡述分明。

本文:
為了讓前提假設更加單純化,此時茲以一些既定條件,作為後續比較基礎。首先,無論Form Factor為何,各類型主機皆取材自昇陽(Sun)單一廠牌,且不管各機型配置多少條記憶體插槽,一律限定只安裝512MB記憶體,其次,另一些假設條件包括,虛擬化管理程式為VMware Infrastructure 3(以下簡稱VI3),而每支應用程式所對應的記憶體需求皆為2GB,而硬體、Hypervisor的第2~3年維護費用,各為採購成本的12%、20%,此外,不論是伺服器或Hypervisor,採購成本皆以原廠所列示的List Price為準,至於電費部分,則以每度新台幣2.5元為基準。

此處必須說明的是,在現實世界裡,容或有許多變動因素,可能導致前述假設條件失真,然由於各種配置模式皆套用相同的前提假設,故在彼此抵銷的情況下,至少不會造成顧此失彼的狀態,因此各配置模式所牽引出來的初始採購暨3年維運總支出,孰高或孰低的相對關係,並不致受到干擾。

以3刀鋒收容20台主機 只消3年便可見明顯成效

從以下附表可見,假使企業原採用20台Sun Fire X4150二路機架式伺服器,藉以運轉20支應用程式,則在加計伺服器採購、第2~3年維護費用、3年間總耗電成本等項目後,所得總體持有成本(TCO)為新台幣2,737,000元;若仍維持相同數量應用程式,但以不同Form Factor主機來承載、且一併搭配VMware Infrastructure 3企業版虛擬化程式,則運轉3年的TCO便將出現變化。

不同配置模式之TCO比較(一)

假設以5台Sun Blade X6250二路刀鋒伺服器,再搭配1座Sun Blade 6000機箱,以及VI3企業版軟體,據此收容原本的20支應用程式,儘管用戶必須因應VI3授權、以及2~3年相對應的軟體維護,因而增添一些支出名目,然不論是在主機採購暨維護費用部分,已然享受到相當程式的成本撙節效益,更重要的,此類配置模式運轉3年的總耗電量(含主機運轉及相關冷卻等需求),從原本大約411,000 kWh,大幅降至89,000 kWh水位,等於省下超過32萬度的耗電量,致使電力成本從1,028,000元減低為222,000元,故3年TCO得以銳減至2,210,000元,節省了627,000元,其Cost Down效益可謂顯著。

至於備受若干供應商垂青的「多路主機搭配虛擬化」模式,此時茲以Sun Fire X4450四路伺服器為基準,假設每台主機的32條記憶體插槽,都安裝了512MB記憶體,則1台這類型伺服器,可以承載8支應用程式,故需要以3台的規模,方能妥善收容原本的20支應用系統,而一路計算下來,3年的TCO為2,948,000元,較諸前述2類配置模式,成本效益反倒最低,顯然以此處20台伺服器的運作情境而論,似乎還未達「多路主機搭配虛擬化」模式所須之經濟規模,相形之下,藉由「2路刀鋒+虛擬化」之配置,意欲追求「獲利」的門檻明顯較低,理應更適合多數台灣企業加以採納。

倘若整併規模有限 則礙難出現致勝方程式

只不過,如果企業現行採納的主機台數不多,相對來說,其所衍生的硬體採購暨維護支出、能源及空調的使用量,乃至於機房空間的佔用面積,可能並非如此之重,在此情況下,即可能缺乏「刀鋒+虛擬化」用武之處了。

此處茲以10台Sun Fire X4150二路機架式伺服器為出發點,而此一組態係支撐著10支應用程式之運行,同樣加計伺服器採購、第2~3年維護費用、3年間總耗電成本等項目後,所得3年TCO為1,368,000元。

若欲集結前述所亟需之運算資源,則必須動用到3台Sun Blade X6250二路刀鋒伺服器,再搭配1座Sun Blade 6000機箱,並佐以VI3企業版軟體,如此一來,在硬體及Hypervisor採購成本方面,即需要斥資954,000元,單以這部分來看,即高出10台Sun Fire X4150合計約達689,000元的採購成本,縱使3年下來,在於主機運轉及製冷等耗電量部分,仍舊佔盡便宜,但經過正負因素的加減之下,所得3年TCO為1,409,000元,反而比傳統配模式還稍顯昂貴,而且也得佔用10U的機櫃空間,與10台Sun Fire X4150所佔空間如出一轍,所以尚不足以凸顯刀鋒體態輕薄之優勢;至於2台Sun Fire X4450搭配VI3企業版虛擬化軟體的組態,其3年TCO則更為高昂,甚至來到了1,965,000元之譜。

不同配置模式之TCO比較(二)

由此觀之,在缺乏一定整併規模的撐盤效應下,「刀鋒+虛擬化」對於企業而言,不見得就是致勝方程式的保障;除非企業基於往後擴充空間而未雨綢繆,否則一般來說,其機房環境中若僅佈建了低於20台的伺服器,便一動不如一靜,循著1台主機匹配1支程式之老路,反而更加有利。無怪乎不少中小企業資訊主管說道,不管是刀鋒伺服器抑或虛擬化,都不在其考量部署的範圍之列,此言絕不意謂其跟不上e化潮流,只是在沒有足夠誘因的驅使下,當然犯不著大張旗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