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足各種應用需求 連接器市場與產業走向全球化競爭 智慧應用 影音
TI(ASC)
ST Microsite

滿足各種應用需求 連接器市場與產業走向全球化競爭

  • DIGITIMES企劃

電子裝置內眾多的連接器。讓連接器應用之廣,產業在金融海嘯中仍持續發展。劉家任攝
電子裝置內眾多的連接器。讓連接器應用之廣,產業在金融海嘯中仍持續發展。劉家任攝

前言:連接器是所有電子系統中的重要零組件,功能為提供一個可以分離的介面,連接兩個電子系統內部的子系統,例如訊號或是電源。在現代技術與需求發展之下,連接器的種類越來越多,應用範圍也越來越廣,因此雖然連接器本身已經是一個成熟的產業,但是成長的力道仍相當被看好,且雖已逐漸形成各家超級大廠,但無論大廠或小廠都有一定的獲利能力。

本文: 連接器(Connector)泛指所有用在電子訊號與電源上之連接元件及其附屬配件,主要功能為接通電路或電子機器以傳輸電源或信號,例如內裝或外接於各種資訊、通訊、電腦週邊設備及數位消費電子產品連接器。廣義的連接器還包含插座、插頭與排線、線材等。從電子購裝的觀點上來看,連接器是互相連接(interconnection)部份可離合或是替換的元件。

2008全球連接器市場

2008全球連接器市場

電子零組件可分為主動元件、被動元件、機構元件及功能元件四大類,連接器屬機構元件,其定位雖然沒有主動元件那麼動見觀瞻,大幅影響電子產品性能,但是連接器身為訊號間通道的樞紐位置,其性能的良窳,仍會影響電流與訊號傳輸之可靠度,亦會牽動整個電子機器之運作品質及壽命。

舉例而言:筆記型電腦一部即需要約35-50個左右的連接器來做各項串連,其品質將影響電流與訊號傳輸的可靠度及穩定度,在設計與安裝時必須考慮電阻、插腳形式、插拔作用力等;連接器本身亦有模具設計、沖壓、射出、電鍍、組裝等流程,會影響品質,故連接器要在筆電上成功達成任務,設計與製造者必須同時具備機械、模具及電子、工業設計等能力,需要多元技術配合,並非簡單的組件製造。

有連接器廠商即指出,如果連接器的進入門檻如一般人想像的只是黑手業般的低,就不可能達到20%-30%甚至四成的毛利水準。

連接器市場仍受IT產品影響最深 然佔有率已輸汽車應用

連接器從二戰後即開始發展,目前應用領域已經廣達IT產業、汽車與運輸業、通訊數據應用、工業、軍事航太業、消費性電子、醫療、儀器設備等等。不過最大的仍是電腦類的IT產業應用,其次為汽車,兩者合計約超過5成比例。

雖然許多專家認為連接器已經是成熟產業,市場應該難以成長,但讓不少專家跌破眼鏡的是,全球連接器市場近5年來產值大致上仍呈現穩定成長趨勢,分析原因,主要因全球通訊產品與PC類的桌機筆電均有不少新規格產品推出,全球出貨量才能呈現持續成長態勢,故帶動全球連接器產值之穩定成長。根據IEK的統計,2008年全球連接器產值約為488億美元,較2007年成長7.3%。

以市場佔有率的角度分析,2007-2008年的成長主要受惠於通訊產品的增加,例如手機以及後起之秀的GPS,然而電信數據類整體觀察仍無法超越電腦類,以5個百分點落後給電腦與周邊的20.4%。不過應用第一名的寶座,卻被汽車與相關零組件以24.7%的比例達陣,換算成金額約108億美元。

台廠避免單一產品線受威脅 分展開多角化經營

至於台灣地區連接器的發展,早期則多由模具廠商轉型而成,接著1980年代個人電腦產業興起,台廠亦藉著電腦產業的群聚效應,並受惠於個人電腦桌機、筆電、主機板、監視器、安全監控系統等產業規模的興盛,讓連接器廠商也奠定了國際性的規模。

2008年台灣連接器產值仍可持續成長約達10%,產值為新台幣1,445 億元,高於全球產業,主要為台灣業者已逐漸擺脫微利低價的電腦應用連接器,逐漸提升高階NB與高階手機用連接器比重。且由於相關連接器產品技術成熟高,產品單價下滑迅速,後起中國大陸業者挾持著低成本優勢對該領域虎視眈眈,台灣業界即開始往通訊及消費性等高成長或高毛利產品發展。

全球市場廝殺激烈 歐美日台廠各有擅長領域

連接器產業目前於市場全球化、下游客戶減少供應商數量並嘗試委外代工等趨勢下,具足夠資金「全球運籌」及「技術研發」的歐美日大廠往往能取得優勢,甚至持續以「併購對手」、「技術領先」、「完整解決方案」擴展區域市場或應用產品來鯨吞全球市佔率,至今前十大廠已擁有全球一半以上的市場。

仔細觀察,歐美廠商較偏向購併與利用整合後的完整解決方案來奪佔市場,日廠則較擅長利用技術領先拉出競爭優勢,發展小尺寸、低高度、窄間距、多功能、長壽命、表面安裝、複合化、嵌入式等連接器,如手機用連接器,日本以0.4mm為主力,其他地區則仍在0.5mm。

台廠則擅於利用積極進行上下游整合,縮短開發時程及產品線,並跨足通訊、網路等相關下游終端產品等發展型態,搶攻中低階連接器市場,並利用地理優勢, 持續於中國大陸擴廠,使海外產值大幅成長降低成本,至2007 年海外產值已高達台灣總產值的93.5%。
一般而言,連接器廠受惠應用領域廣,產業具有獨特性,台商彼此間的市場區隔明確,各自有自己的領域發揮,殺價競爭狀況不若其他零組件慘烈,不過在策略上的競爭仍免不了,如鴻海持續以併購方式擴張技術與市佔率,另在其跨足筆電代工產業後,台筆電廠亦投入連接器生產,如緯創找信邦布局連接器。

不過整體上連接器仍是國際級的競爭,歐美業者在全球不景氣與電子產品低價化的威脅下,部分亦開始打出價格戰,日廠在高階技術研發成本高市場又無法持續擴大的情況下,也開始生產中低階產品,威脅台廠,但在技術提昇後,台廠亦能反攻高階連接器市場,維持不錯的獲利率。

2009年受到2008年金融風暴影響,使得全球經濟持續不景氣影響,導致資通訊系統產品銷售遲滯。台灣連接器廠商第一季有急單效應但仍無法彌補經濟不景氣所帶來的影響。

因此2009年第一季連接器廠商營收為新台幣272億元,較2008年同期衰退12%。第二季因CULV 筆電以及新款小筆電陸續上市、中國家電下鄉帶動TFT LCD、手機等需求增溫等因素下,使得連接器廠商訂單持續回籠,全年應能保持成長。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