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AI發展尚缺關鍵突破點 估2024年後發展達高峰
台灣人工智慧學校校務長蔡明順表示,軟體、AI與半導體發展將驅動未來10年新經濟發展,但目前AI發展尚未找到關鍵突破點,預計到2024、2025年才會真正興盛,而企業若要取得長期競爭優勢必得掌握AI核心技術。 在3日由英特爾及大聯大控股主辦、DIGITIMES協辦的「AIoT產業造局高峰論壇」中,蔡明順與會發表演講「產業AI化的今日與明日:10年後我們靠什麼經營企業」。
5G專網蔚為風潮 如何引入工業4.0環境?
為促進5G專網應用普及,簡化5G專網在工業4.0應用發展與系統設計的共同創建程序成為關鍵工作。因此日本NTT跟美國軟體公司ServiceNow合作在5G專網提案,引進人工智慧(AI)點對點工作流程自動化解決方案,協助營運科技(OT)工程師將流程數位化、同時製作數位分身(Digital twin)。 根據Enterprise IoT Insights報導,5G專網是能促成新的自
AI電腦視覺把關 減少電動滑板車違規事故
Lime揭曉自行開發、業界首創的新安全技術Lime Vision人工智慧電腦視覺平台,藉由一系列安全措施顯著減少騎乘電動滑板車發生車禍、嚴重受傷、酒醉上路、騎上人行道的情形,也彰顯Lime透過打造垂直整合的硬體與軟體以提供都市與使用者最安全服務的承諾。 根據Traffic Technology Today報導,Lime Vision支援的第一個應用為先進人行道偵測(Advan
Lime將展開先進騎士輔助系統先導測試
共享微移動(Micromobility)巨擘Lime規劃2022年8月開始,利用舊金山與芝加哥近400輛電動滑板車進行自行開發的先進騎士輔助系統(Advanced rider assistance system;ARAS)先導測試,ARAS基於同樣自行開發的電腦視覺平台Lime Vision,運用攝影機偵測騎士騎上人行道的違規行為。 根據TechCrunch報導,Lime的A
亞馬遜推新版Dash Cart 持續拓展智慧購物推車版圖
美國麻州Westford的一家Whole Foods店面將在未來幾個月內採用亞馬遜(Amazon)的Dash Cart,後續還會部署到更多的店面。亞馬遜也在麻州的Whole Foods店面推出新版的Dash Cart,且接著同樣會在其他店面與部分Fresh雜貨店推出。 根據CNBC報導,亞馬遜正藉由在更多實體商店推出Dash Cart與更新版本,以擴大其智慧購物推車(Smar
以AI加持攝影機與光達 可改善交通與支援自駕車部署
受到人工智慧(AI)與機器學習技術加持的攝影機與光達(LiDAR),感測效能表現明顯優於傳統攝影機的電腦視覺技術,演算法能自動適應各種照明與天候狀況,提供更正確、彈性、穩定的用路人偵測、追蹤、分類,以區別道路上與週邊的腳踏車騎士、駕駛人、行人。 根據Smart Cities Dive報導,全美約部署數十萬支交通攝影機,主要用於道路監視與基本交通管理,若再加上閉路電視攝影機則數
Dyson押寶機器人技術且大舉徵才
Dyson近日在費城舉行的機器人與自動化國際會議(ICRA)展示正在開發的機器人初期原型影片,The Guardian報導Dyson將打造能自主處理家庭雜務與其他日常工作的機器人,並預計於2030年上市。 根據The Verge與報導,Dyson表示目前正處於公司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工程徵才階段,將先聘僱250名有電腦視覺、機器學習、感測器與機械電子專長的機器人工程師,並計畫未
第一代Furiosa AI面市在即 能否助攻南韓系統半導體受矚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結束訪韓行程後,南韓各大集團相繼發表相關投資計畫外,南韓人工智慧(AI)半導體業者也陸續行動起來,與此同時,南韓新創企業Furiosa AI的第一代AI半導體產品也將步入量產,後續動向引外界關注。 事實上,在系統半導體領域中,南韓企業的勢力較弱,但南韓將目光著眼於AI半導體,期待未來能藉此扳回一城。據韓媒Ddaily報導,在韓媒首腦會談後,南
自駕船五月花號再度挑戰橫渡大西洋
由專注海洋研究的非營利組織ProMare與IBM合力打造的五月花號(Mayflower)自駕船,運用IBM的感測器輸入、即時分析、機器學習、決策引擎技術,自主航行與收集影響氣候變遷及污染的海洋資料,協助海洋研究人員掌握充分資訊以保護地球。 根據The Register報導,五月花號自駕船上沒有隨船人員,只能完全倚賴船上配置的眾多攝影機、設備控制器、感測器、執行機器學習演算法的
運用AI防止野火災害 面臨資料不足挑戰
PG&E Corp.、San Diego Gas & Electric Co.、Southern California Edison等美國加州的公用事業公司,運用人工智慧(AI)演算法分析以無人機等方式拍攝的基礎設施影像,偵測可能引發野火的異常現象,但卻苦於難以在更短的時間蒐集到足夠的資料來訓練AI演算法。 根據華爾街日報(WSJ)報導,目前AI演算法無法像人類根據少量資料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