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病患擅自停藥 數位療法躍上檯面 智慧醫療 》智慧醫材 2020/10/21
台灣有個社會新聞仍讓人記憶猶新,嘉義車站鐵路警察刺殺案,因當事人有嚴重思覺失調症,事發原因之一是當事人因精神藥物副作用而擅自停藥所致。這種因為不喜歡藥物副作用而擅自停藥的問題,對醫療機構是個很大的困擾,有時也會傷害社會。 日本經濟新聞(Nikkei)報導,現在有些科技新創提出解答,稱為數位藥物的治療法,以最新IT技術輔助甚至代替藥物,比方日本橫濱市的Aikomi,就是以AI研
防止病患擅自停藥 數位療法躍上檯面
美業者結合超音波與AI 縮短心臟診斷時間 智慧醫療 》醫電整合 2020/10/20
GE Healthcare結合超音波與人工智慧(AI)技術打造的Vivid Ultra Edition平台,能夠縮短心臟檢查診斷所需的時間,提升測量的一致性,並已在日前通過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FDA)核准。 據Design News報導,心臟功能評估是心臟超音波(echocardiography)的重要關鍵,但過程冗長,需耗費許多時間才能取得結果。檢查結果是否準確,取決於資
美業者結合超音波與AI 縮短心臟診斷時間
新Apple Watch血氧濃度偵測巧避FDA審查 智慧醫療 》醫電整合 2020/10/14
蘋果(Apple)在9月發表了新版的Apple Watch,這款產品最吸睛的新功能之一便是加入了血氧濃度偵測功能,理論上這屬於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所規範之第二級醫療器材的範圍,應當受FDA審核,實際上卻沒有,蘋果將其定位在一般健康管理用途,從而迴避了FDA審核程序,只是如此一來這項血氧濃度偵測功能的準確度可能就會有疑慮。 根據The Verge報導,蘋果在2018年為
新Apple Watch血氧濃度偵測巧避FDA審查
XRHealth推出VR過動症治療App 成為過動兒救星 XR實境 》醫電整合 2020/10/06
光是在美國就有600多萬名孩童罹患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平時安靜不下來,做什麼事情都不專心,雖然服藥可以改善病況,但仍要靠個人努力,XRHealth為此研發VR在家治療App,方便ADHD孩童在家練習專注力。 據VentureBeat報導, XRHealth相信人腦有可塑性,有能力自我重構來克服難關,於是特別模擬現實生活中的視覺、聽覺和身體體驗,讓ADHD孩童改善認知
XRHealth推出VR過動症治療App 成為過動兒救星
【陽明校長郭旭崧專訪(二)】生態三合一 形塑台灣電子醫材產業 智慧醫療 》智慧醫材 2020/10/05
眾多國家和醫療集團都加緊腳步切入醫療科技的發展,在資源及人力最佳化的投入下,國立陽明大學校長郭旭崧認為,台灣必須要集中火力發展最具有台灣產業特色,以及具國際競爭優勢的智慧醫療,包括電子醫材和遠距醫療,而融合產官學研醫法政知識的電子醫材審查人員等相關人才培育和生態形塑也迫在眉睫。 電子醫材生態系 中央、地方、產業三合一
【陽明校長郭旭崧專訪(二)】生態三合一 形塑台灣電子醫材產業
防疫科技也要產業化 工研院助台灣掌握醫療商機 智造管理 》智慧醫材 2020/09/29
2020年一開始,COVID-19(新冠肺炎)就重擊人類社會,不管是民眾生活或經濟發展,都受到嚴重影響。在疫情遲遲未能緩解的態勢下,業界有必要正視未來發展。工研院生醫所所長林啟萬在台中大肚山產業創新基金會的「產業創新論壇」中,就以「防疫產業挑戰與契機」為題,發表精采演說。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報告,截至2020年9月25日,全球COVID-19的確診病例已經超過3,0
防疫科技也要產業化 工研院助台灣掌握醫療商機
AHEAD Medicine執行長王毓棻:創業路上沒有白走的岔路 智慧醫療 》醫電整合 2020/09/24
由台大醫院內科部血液科、台灣大學醫學院內科、國立清華大學電機工程學系、人類行為訊息暨互動計算研究室等多方團隊跨領域合作,在2020年4月獨立出來成立新創企業的智慧血液診斷與預後預測團隊AHEAD Medicine(先鋒智能),是以人工智慧(AI)演算法,協助醫師提高辨識血癌與淋巴癌的正確率與效率,讓癌症病人可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提高治癒率的智慧醫療新創企業。 在北美台灣工程師
AHEAD Medicine執行長王毓棻:創業路上沒有白走的岔路
VR輔助效果佳 中風患者術後復健成效顯著 XR實境 》醫電整合 2020/09/16
醫療輔助領域一直是虛擬實境(VR)技術重要的應用領域,不管是在生理面或心理面,都能發揮極大的輔助效果。總部位於美國加州的醫療設備公司Penumbra,日前推出結合HTC Vive Focus VR一體機的復健系統,充分運用VR設備沉浸式體驗的特性,以安全與具互動情境的虛擬場景,協助中風或其他神經血管性疾病患者,願意落實進行復健計畫,重返健康。 HTC表示,研究顯示中風和神經血
VR輔助效果佳 中風患者術後復健成效顯著
穿戴裝置追蹤健康 還能救觀光? 智慧城市 》安防監控 2020/09/15
自從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無論觀光還是國際商務移動銳減,然而跨國移動是帶動經濟向上的動力,為了能儘快重回秩序又要阻斷傳染風險,部分國家開始考慮借力穿戴式裝置。 據PhocusWire報導,新加坡原本透過簡訊、視訊電話、登門拜訪和嚴格的罰款或監禁罰則,來監管隔離中的非本國居民和海外回國者,不過從2020年8月中起,當地政府開始對隔離對象發給電子追蹤裝置。其他如
穿戴裝置追蹤健康 還能救觀光?
防疫情接觸感染 Spot機器人隔牆檢測病患 智慧醫療 》醫電整合 2020/09/11
醫護工作在疫情當下最危險的地方之一就是接觸帶有COVID-19(新冠肺炎)症狀的病患。布萊根婦女醫院(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和麻省理工學院(MIT)研究人員表示,希望透過Spot機器人遠距檢測患者的生理跡象來降低風險。 [video=www.youtube.com/watch?v=0YvSdbwh41I] 據The R
防疫情接觸感染 Spot機器人隔牆檢測病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