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盡社會責任 企業積極發展綠色供應鏈 智慧應用 影音
台灣帆軟
ST Microsite

克盡社會責任 企業積極發展綠色供應鏈

  • DigiTimes企劃

全球經濟在過去50年的快速發展,忽略環境保護與生態保育,造成生態環境嚴重損害,釀成全球氣候劇烈變遷,大自然的反撲,不但造成天災不斷,更讓許多企業活動可能因此被迫中斷,造成更嚴重的損失。

KPMG全球氣候變遷與永續特別顧問暨前聯合國氣候綱要公約秘書長Yvo de Boer指出,目前地球面臨的挑戰包括能源供應不穩定、水資源短缺、氣候變遷加劇、森林大量流失、糧食供應有疑慮、以及人口成長的控制的問題,如果不迅速採取更有效的行動,人類的前途十分堪憂。

為了避免對於地球造成更進一步的危害,綠色供應鏈體系已受到更多的重視。

為了避免對於地球造成更進一步的危害,綠色供應鏈體系已受到更多的重視。

為了避免對於地球造成更進一步的危害,近幾年來,供應鏈體系已因為國際間對於產品環保性要求的趨勢下,起了很大的變化,尤其歐盟在2003年2月13日公布廢電子電機設備(Waste Electronics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WEEE)及電子電機設備中危害物質禁用(Restriction of the use of certain Hazardous Substance in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RoHS),以及能源使用產品生態化設計指令(Eco-design Requirements for Energy-using Products;EuP)等三大環保指令後,徹底顛覆資訊電子產品過去強調效能、安規、可靠度為主的製造規範,不但帶動產品環保的要求,更因此掀起了一連串的綠色供應鏈的改造工程。

事實上,針對國際環境運動的時代到來,台灣業者若能全面推廣綠色供應鏈管理,落實綠色產品生命週期管理、重視綠色供應鏈的回收過程,不但可減少環境負擔的社會成本,從製程和產品著手企業創新,將環保理念納入其產品設計、包裝,以形成產品差異化,也可進一步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經濟效益,才能在競爭者、消費者和立法者等各方面的壓力之下求生存。。

依據美國供應鏈協會(Supply Chain Council, SCC)之定義,供應鏈涵蓋了從生產至運送最終產品到顧客手中過程中所有的活動,亦即從接單到訂單管理、供給與需求的管理、原料、製造及組裝、倉儲與運送、配送到通路.最後送達消費者手中的一連串流程。因此,供應鏈可視為不同公司間從產品之原料來源、製造、配銷、運送等形成一個緊密合作關係之網絡結構,其主要的特徵包括物流(Material Flows)、資訊流(Information Flows)與金流(Financial Flows)。

國內電機電子產業由於原物料採購與生產零部件等商業活動,原本就已存在採購(需求端為下游)或供應(供應端為上游)之鏈狀架構。基於雙贏的經營策略,供應鏈強調的是建立長期的夥伴關係,管理重點主要集中於品質(Quality)、交期(Delivery time)及成本(Cost)。而所謂的綠色供應鏈,則是除了原本的品質、交期與成本外,亦必須將環境(Environment)及服務(Service)等二項議題納入管理重點。其中,環境之議題包含須符合國際相關規範與跨國企業採購規範等;服務之議題則包含不使用危害物質自我宣告、產品環境化設計、生命週期評估與逆向物流(Reverse Logistic)等。

簡言之,綠色供應鏈正是藉由生產或採購的關聯性,將自有品牌商、委託代工設計、委託代工製造商及提供原物料、零組件、支援性物料等各階供應商串聯起來,短期目標為確保每一個原物料、零部件材質、製程條件與其使用之相關物料,都能符合相關環保規範,以提供綠色產品予客戶或一般消費者。長期目標則可結合資源化產業,建立完整回收體系,透過能資源之循環再生,逐步實現永續發展之願景。

綠色供應鏈的內容涉及到供應鏈的各個環節,其主要內容有綠色採購、綠色製造、綠色銷售、綠色消費、綠色回收以及綠色物流。

綠色採購是指根據綠色製造的要求,一方面生產企業應選擇能夠提供對環境友好的原材料的供應商,來提供環保的材料作為原料,另一方面企業在採購行為中應充分考慮環境因素.實現資源的迴圈利用,儘量降低原材料的使用和減少廢棄物的產生,實現採購過程的綠色化。

由於採購部門提出的綠色採購標準和要求,往往能對供應商形成一定程度的約束,促使供應商提升整個產品生命週期的綠色程度,並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履行社會責任,對建構綠色供應鏈影響甚鉅,企業必須先訂定綠色採購的制度和標準,並設法訓練更多的綠色採購人員,重新考量與現行採用的機器、工法或流程是否相容,建立可靠的資料庫,才不會造成採購人員的負擔。

此外,由於產品設計階段是實踐綠色供應鏈的關鍵因素之一,甚至可能直接影響企業供應鏈的綠化程度,尤其是歐盟定下的環保法規,早已迫使企業將綠色設計,提升到企業發展議程中,讓「綠色設計」成為綠色供應鏈的驅動要素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企業不能只是注意綠色設計所可能衍生的成本問題,以及轉變供應鏈管理方式,所可能造成的困擾,而是要如何教育市場及消費者,更加重視企業所提供的產品和服務,是否達到綠色環保需求。

換句話說,綠色供應鏈能否符合企業經營目標,綠色消費的風潮是相當重要的關鍵,企業必須倡導消費者在消費時,應該選擇未被污染或有助於公眾健康的綠色產品;在消費過程中重視對廢棄物的處置,避免環境污染;消費觀念更應該崇尚自然、追求健康,在追求生活舒適的同時,節約資源和能源,實現可持續消費。

如果企業在銷售過程中,能夠在充分滿足消費需求、爭取適度利潤和發展水平的同時,還能確保消費者的安全和健康,並遵循在商品的售前、售中、售後服務過程中,重視環境保護及資源節約的原則,相信不只是社會及民眾受惠,企業的永續發展也會受到更多的保障。

設計和服務也要納入

因此,業者若希望將原有的供應鏈,轉型為綠色供應鏈,不能只是關注「製造」,更要跨足「設計」和「服務」,對品牌業者而言,更是重要,因為提供綠色產品和行銷的品牌形象,將有助於提高消費者的良好印象,甚至可能因此願意購買單價較高的產品,進而增加產品非價格因素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