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設監控管理機制 確保App流暢運行 智慧應用 影音
Microchip
Event

善設監控管理機制 確保App流暢運行

Perfecto與Keynote,皆提供雲端測試服務。
Perfecto與Keynote,皆提供雲端測試服務。

相較於一般Web或Client/Server應用程式,行動App所處的運作環境更加複雜,不僅可能對應到不同業平台,即便在相同平台下,亦可能對應到形形色色的行動裝置,這當中只要任一環節出了亂子,便將對於App運作多所影響,因此適當的管理與監測機制,即顯得格外重要。

探究企業推出行動應用服務之主要目的,可分對內與對外兩個層面,前者旨在提升員工作業效率,藉此增進企業生產力,至於後者,則是期望藉由較以往更為有效的互動模式,提高顧客滿意度及忠誠度,從而促進消費意願,達到拓展商機之目的。

當然,透過別具創意的新穎App服務,某種程度上也有助於讓企業脫胎換骨,藉此形塑良好的品牌與形象,並且提升知名度,為企業累積珍貴的無形資產。

但是切記,正所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許多事情往往是一體兩面,如果企業所推出的App確實無懈可擊,那麼前所描述的一切效益,終將逐一實現;相反的,倘若企業App肇因於若干不明緣故,導致經常性的效能低落甚至當機,便會帶給使用者不良的操作體驗,如此一來,恐將令顧客怨聲載道,連帶產生反效果,原本企業一心想拓展商機、提高顧客黏著度,又亟欲建立良好的口碑與形象,此時都將適得其反,甚至可能回過頭來搞砸了既有的商譽與業務基礎,影響之大,豈可不慎?

所以說,有關行動應用開發的工作,由於走在時代的尖端,接軌最新的趨勢浪潮,看起來似乎耀眼奪目,然而事實上,它卻是不折不扣的苦差事,開發人員要想參透不同的作業系統,學習不同SDK的操作技巧,設法讓相同的應用內容,儘可能在多樣化平台運行,已經很不簡單,而在App跑得動之餘,又要求必須跑得快、跑得穩,那更是極其嚴厲的考驗,難度確實很高。

關關雖難過,但關關都得過!
為何想要妥善控制行動應用程式的品質,竟是如此艱困的任務?追根究底,乃在於任何App從功能規劃、程式設計一路到系統上線的過程中,著實存在諸多變數,而以往這些人員投入Desktop端軟體開發的過程中,根本不曾面臨這麼詭譎多變的處境。

行動應用平台的多樣化,可謂不爭的事實,光是因為這個事實的存在,已經足夠種下日後App運作異常的導火線,然而可怕的事還不止於此!因為即使是同一作業平台,底下的裝置亦可能百花齊放,幾經排列組合下來,就彷彿複雜的矩陣,埋下了很多不確定的因子。

最明顯的例子,無疑就是開放性最高的Android作業系統,該平台之下的廠牌設備與型號眾多,單單是不同裝置所採用的作業系統,其版本都難以定於一尊,更何況螢幕尺寸從2.7吋、3.1吋、4.1吋、4.2吋、4.3吋、5.1吋…通通都有,彼此之間解析度多所歧異,再加上處理器、記憶體等硬體資源的強弱差距甚大;所以企業面對Android世界,恐怕不宜視之為單一生態,而是當做好幾個體系來看待。

在此前提下,假設企業好不容易開發出1支Android App,也證實可以在Android 4.0平台、S廠牌手機的組態環境中,創造非常理想的運作效能,但卻很難保證,這1支程式如果跑在Android 3.0、3.1或3.2版本作業系統,搭配H廠牌或M廠牌手機,是否可維持相同效果?

萬一事與願違,非但效能欠佳,甚至還常常失靈,是否程式本身與特定版本OS、特定廠牌行動裝置之間的相容性出了問題?抑或一開始有關流量負載的規劃,就有失當之處?甚至是外部網路環境、或Co-location機房環境,出現若干瓶頸?因為變數實在太多,所以假使並未善設相關的檢測、管理或監控機制的話,想在一時之間快速揪出罪魁禍首,確實不容易。

遺憾的是,儘管關關都很難過,但關關一定都得闖過。主因在於,App使用者沒有義務體諒這些苦衷,不必為服務提供者悉心著眼,更無需對於服務提供者的商譽或商機,保留任何餘地,只要使用體驗不佳,顧客即可義正辭嚴提出批評或抵制,此時企業縱有再多委屈,只能摸摸鼻子認栽,幾乎沒有置喙或辯解的空間。

雲端測試服務,有助化解難題
不可否認,要想針對不同平台、不同裝置、不同使用區域(註:網路無遠弗屆,使用者可能身處不同國境)等一系列複雜變數,逐一設置嚴謹完備的檢測環境,對於絕大多數企業來說,已經不只是至為嚴苛的挑戰,甚至稱得上是不可能的任務。

舉例來說,假設某企業有1位貢獻度極高的VIP顧客,本身算是經常周遊列國的商務人士,也對於一些App服務倚賴甚深,即便該企業可以確信,如果這名顧客身處台灣、大陸、港澳、日韓、東南亞、紐澳乃至於美國,只要啟動這些App,都可享有流暢舒適的使用體驗,但萬一他哪天出差到俄羅斯、巴西、比利時或南非,能否一以貫之延續良好的感覺?倘若不行,企業能否釐清問題根源?就算釐清,又怎能操控一些出自於遙遠國度的變數?就算App效能偶有不彰,實在情非得已,但客戶是否一派淡定地接受這些理由?在在都是難解的習題。

幸而伴隨雲端運算的興起,已有諸如Keynote或Perfecto之類的第三方服務供應商,可以憑藉著雲端服務的提供,幫忙客戶定期執行手機App的壓力測試、效能測試、功能測試甚或迴歸測試,而且無論客戶想針對哪些作業平台、哪些網路環境進行檢測,多數情況下,他們都有能力辦得到。

此類服務之出現,對於一些需要嚴格講究App服務品質的企業,不啻是一大福音;此乃由於,倘若企業只是想求個心安理得,確保App恆常穩定運作,就得自行砸下巨資建構規模龐大的檢測機制,似乎予人殺雞動用牛刀之感,肯定不是划算的投資,況且也未必能收到預期效果;因為如果援引前面的例子,該企業只要在俄羅斯、巴西、比利時或南非等地並未設置資料中心,也無法從這些國度發動任何檢測行為,就依然難以確保VIP客戶在這些地方採用App,絕不會遭遇到效能吃鱉的窘狀。

正所謂術業有專攻,既然Keynote或Perfecto靠著雲端檢測服務行走江湖,不管談到專業能力或是可信賴度,肯定都比企業閉門造車要強過許多,想靠著App施展一番作為的企業,不妨考慮善用這些資源。

針對重要App,嚴控服務水平
凡事操之於外人手中,難免容易讓人萌生不安定的感覺,所以企業意欲維繫良好的App服務品質,不可能只靠著第三方雲端服務供應商伸出援手,而自己卻全無作為,總該做些什麼事情才是。

那麼應該做些什麼?比較可行的做法是,企業不妨引進適當的量測分析工具,然後鎖定若干「出了問題會要人命」的重要App,部署SLA(Service Level Agreement)監控系統,藉以定期監控App效能的良窳。

如前所述,萬一出現任何狀況,企業也必須及時反應,迅速找出罪魁禍首,然後竭盡一切可能來清除障礙,值此時刻,一些有助於診斷問題、分析問題的輔助工具,也值得企業予以評估導入。

總而言之,企業自行發起的SLA監控系統,抑或診斷問題的分析工具,都可以與外部雲端服務相輔相成,繼而將內外機制串聯成為綿密的保護網,讓一些可能衝擊App運作效能的負面因子,在還未真正釀成災禍之前,就已經無所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