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技術持續進化、 AIoT扮演推動機械業者轉型關鍵 智慧應用 影音
EVmember
ST Microsite

AI技術持續進化、 AIoT扮演推動機械業者轉型關鍵

  • 林稼弘台北

業者新漢指出,過去幾年製造業積極運用AI推動智慧製造專案,然多數往往都不知道資料收集與AI命題同樣重要,兩者之間缺一不可,才能做好製造營運管理工作。DIGITIMES攝
業者新漢指出,過去幾年製造業積極運用AI推動智慧製造專案,然多數往往都不知道資料收集與AI命題同樣重要,兩者之間缺一不可,才能做好製造營運管理工作。DIGITIMES攝

融合AI、物聯網等技術的AIoT裝置,近幾年已成為智慧城市、智慧工廠、智慧交通、智慧家庭等應用情境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柱,也帶動各產業積極投入產業發展。

日前產業鏈業者在台中所舉辦的AIoT轉型論壇中,業者新漢指出,過去幾年製造業積極運用AI推動智慧製造專案,然多數往往都不知道資料收集與AI命題同樣重要,兩者之間缺一不可,才能做好製造營運管理工作。換句話說,即是透過資料收集搭配AI分析工具等做法,找出生產上的損失、轉為可執行的方案,達到提升工作效率、產品品質等目標。

椰棗科技表示,在製造場域不容許停機、中斷等前提下,建議製造業可部署eSAF 工業物聯網資安防護平台,這是由eSAF智慧管理平台、工業及資安閘道器、工業級資安閘道器等組成,可提供深入到現場操作技術層和SCADA的完整防護方案, 能解決工業物聯網的資安問題。DIGITIMES攝

椰棗科技表示,在製造場域不容許停機、中斷等前提下,建議製造業可部署eSAF 工業物聯網資安防護平台,這是由eSAF智慧管理平台、工業及資安閘道器、工業級資安閘道器等組成,可提供深入到現場操作技術層和SCADA的完整防護方案, 能解決工業物聯網的資安問題。DIGITIMES攝

然在全球AI人才不足的狀況下,多數企業推動AI專案不光得投入大筆費用,且至少需超過一 年以上才能見到初步成果,難以滿足公司成長所需。因此,近幾年市面上已有不少業者提供易於上手的AI模型,助企業克服人才不足的問題 ,並加快AI專案推動速度。

如新漢智能攜手杰倫智能提供AI分析暨應用工具,主打企業透過此易於操作的介面,可在五分鐘內完成資料集輸入、機器學習演算法選用和模型訓練等步驟,快速找出最佳化製造參數和生產配方組合。進而選用最適模型來推論,找出符合工業應用的最佳目標參數, 提高生產效率與獲利。

AI技術持續進化 應用範圍日益廣泛

近幾年在晶片運算能力大幅提升下,不光帶動AI演算法需求大幅提升,應用範圍也不斷在擴大中。如台灣製造業積極推動以AI技術為核心的智慧製造,即是期盼藉由該專案的靈活性、自主可控性、流程效率等三大特色,提升公司的工作效率、反應速度,以便能應付不斷變化的產業挑戰。

在智慧製造之外,AI也開始與DevOps結合,改變軟體開發模式。近來全球軟體生態系正快速轉變中,從早期的傳統部署與開發模式,走向容器化、微服務等部署模式,以因應消費市場的快速變化。此趨勢也改變軟體發展思維,從早期瀑布式的開發模式,走向現今主流的DevOps,以便能在最短時間為消費市場推出新功能或功能更新,進而維持在市場上的領導地位。

專注於開發物聯網技術應用的物聯雲公司(AIC)提到,現今全球市場已走向軟體定義為主的趨勢,突破舊有硬體架構的限制,擴大軟體應用價值,如DevOps AI即是以更加自動化和更主動為目標的機制轉變,讓團隊能更快的運用AI進行創新。因應此趨勢,物聯雲特別提供AIC OT-X方案,助製造業建立AIoT應用服務新模式,運用IIoT、Cloud Computing實時監控與調整生產效能。

長期協助製造業運用AI轉型的杰倫智能科技指出,為協助製造業加速邁向智慧製造,杰倫智能提供一      周 AI 落地方法論、一天快速上手應用等方法,助企業快速取得AI應用題目,順利讓老師傅經驗得以傳承與升級,享受AI帶來的各種優勢。至今已協助100間以上亞洲製造企業快速導入AI技術與應用,其中超過 70%製造企業為IPO企業,且已累積12種台灣全球領先製造產業的應用實績。

建構混合雲平台 資安防護不可缺

隨著企業資訊化程度日深,各種應用服務產生資料量也非常驚人,根據IDC研究報告指出,預計2025年全球資料量將高達175ZB以上。而若能運用發展速度極快的AI技術,結合企業資料、供應鏈資料、公開資料等之後,可打造更自動、更強韌,且貼近客戶的供應鏈,助上、下游夥伴之間更透明且更智慧,為資料運用帶來一片新天地。而在兼顧安全、資料掌握能力等因素之下,混合雲已成為企業上雲的最佳方案,可更好地應對不確定性和變化,並提高其透明度和溝通能力。

扮演企業推動數位轉型最大後盾的 iKala提到,Google Cloud提供一套混合雲解決方案-Anthos,這是基於 Kubernetes環境的管理平臺,企業可借此將 API Gateway落地在自家環境,享有應用程式管理、端到端可觀察性、基礎架構自動化、合規與治理等優點。

只是製造業在推動數位轉型、建構混合雲平台過程中,勢必會面臨遭受勒索軟體和惡意軟體等威脅的挑戰。因為當IT與OT環境融合之後,原有老舊設備和系統的安全性問題同步被凸顯出來,爆發出資料缺乏加密和保護、未經授權的瀏覽、數據篡改與操縱等挑戰。因此,如何妥善保護OT場域環境的安全,也成為製造業必須正視的重要課題。

椰棗科技認為「在製造場域不容許停機、中斷等前提下,我們建議製造業可部署eSAF 工業物聯網資安防護平台,這是由eSAF智慧管理平台、工業及資安閘道器、工業級資安閘道器等組成,可提供深入到現場操作技術層和SCADA的完整防護方案, 能解決工業物聯網的資安問題。」

AI影像應用範圍廣 提升品質、安全最佳幫手

儘管過去幾年數位轉型已成為多數人熟知的名詞,但是不少企業誤以為轉型就是要導入知名又貴的系統,然而事實上並非如此。企業要推動數位轉型之前,必須思考自身的需求為何,才開始規劃轉型的步驟、成立相關團隊等。舉例而言,AI不光可以用來分析產線的生產品質,也可以透過AI影像透視全廠的門禁、環安狀況,乃至於用於生產履歷追溯等,全力提升產品品質與工廠安全。

目前市面上眾多AIoT解決方案,其中又以擁有LightSolver Plus、SmartCatch ll SoC、SpeedCatch SoC等三大核心技術的安恩嘉,最受到用戶肯定與愛用。

安恩嘉總經理余如芬也指出,目前市場針對客製化服務需求量上升,業者如能結合備援設計架構、物聯網 、雲端服務、人工智慧 、預防性設備健康檢查、防火牆等功能,絕對是企業可享受AI影像強大威力的最佳解方。
根據MarketsandMarkets公布研究報告指出,2024年AIoT市場規模將達到162億美元,幾乎是2019年51億美元的三     倍以上。台灣在全球AIoT市場扮演領導地位,自然不能錯過此龐大商機。

在AIoT整合的平台推動上,新漢認為,許多業者近年積極投入工業4.0及AIoT領域相關技術,並用開放標準打造完整的解決方案架構,因為是開放標準,很容易整合技術夥伴的方案,成為一桌好菜,新漢也期許台灣相關業者,能利用開放標準解構整個封閉架構,打造可相容的工業機器人產業,進一步將相容領域擴展至與智慧機械產業,甚至與整個龐大的工業4.0或AIoT軟硬體解決方案生態系相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