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向無線行動通訊4G新世界 智慧應用 影音
Event
榮耀會員

邁向無線行動通訊4G新世界

Alcatel-Lucent台灣區總經理翟良超。
Alcatel-Lucent台灣區總經理翟良超。

首先與各位分享一個好消息,今年10月我們貝爾實驗室的2位研究人員35年前所發明的CCD得到諾貝爾物理獎,這是我們公司得到的第七座諾貝爾獎項。

應用無線通訊技術的新興應用和裝置,近幾年發展十分快速,才沒多久以前還在固網上相當流行的當紅新應用,像是flickr、facebook,現在都逐漸導入到行動裝置。這也造成行動裝置的生態愈來愈豐富,有更多創新的新一代產品和通訊工具不斷被創造出來。

根據統計,2011年之前,全球大約有40億人將持有手機,手機的成長性十分顯著。其中智慧型手機因為螢幕大,解析度高,處理速度夠快,十分具備市場潛力。

另外,Y世代,也就是Millennials的興起,也帶動無線通訊的需求,這些新世代年輕人的溝通方式與過去是不同的,過去長時間都是以一對一對話為主的溝通模式,但是現在的年輕人卻喜歡將照片、文字或影像等生活點滴放在網路上與其他人分享、討論。這些Millennials在未來幾年將陸續投入職場,也會將他們的生活方式導入工作環境中,整體的改變勢將逐漸發生;可以預期,方便的寬頻連網生活方式將成為主流。

各種資訊的爆炸使電信業者產生了許多問題,電信業者多以收取固定費率、普及的覆蓋率(這對台灣地理環境來說是個挑戰)、降低成本等三方面求取平衡為考量,這三方面不斷拉升,導致的結果就是大頻寬的需求更強。

上述評估落實在無線通訊電信業者可以看到,2004到2007年,歐洲的ARPU (每用戶平均收入)減少了30% (台灣則保持穩定),2G的覆蓋率有97%~99%,3G則減為70%,那麼4G呢?又該提供哪些服務?成本方面,歐洲電信業者認為3年內要將每座基地台的成本減半。

有一個具體的結果可以參考,那就是,2008年,有高達三分之一的手機上網流量是來自於iPhone。

由於資訊爆炸、頻寬需求大增,電信業者就必須不斷投資建置寬頻網路,然而網路流量的增加與業者營收的增加並不等量齊觀,而是愈差愈遠,就好像一把剪刀的形狀,也是俗稱的剪刀理論。這種剪刀效應變成電信業者很大的挑戰,降低每MB的成本、減少整體擁有成本(TCO)、或者開創新的商業營收模式成為業者致力的方向。

頻寬需求驅動各種通訊規格的演進,而不管是GSM/EDGE、TDMA、CDMA、BWA技術標準,現在都走在進階到LTE的路上,未來的問題在於,2G演進到3G,花了5年,甚至有人說10年的時間,那麼4G呢?4G時代來臨之前,2G和3G要捨棄掉嗎?邁向4G,需要更多的驅動力量。

4G是端對端的IP傳輸方式,backhaul骨幹網路是否跟得上是一個問題。並且,有些業者可能因應不同的客戶,手上握有5個或8個Flat IP,轉成端對端的IP,基地台要如何建置,而不是語音走語音的、數據資料走數據資料的,這些都是未來將面臨的問題。

LTE的進展時程,預期2009年先有LTE dongles問世,2010年開始有內建LTE的Netbook或MID,2011年內建LTE高階手機問世,2012年則普及到中階和低階手機,2013年以後可能有我們現在想像不到的新興行動裝置。

Alcatel-Lucent掌握了端對端LTE關鍵技術,像無線通訊存取技術OFDM、MIMO、SON技術都由貝爾實驗室研發成功,以及進化式UTRAN、覆蓋式RAN、Flat-IP RAN等,或IP服務端的手機移動狀態管理(mobility management)、進化封包核心(packet core)、服務認知(service-aware) IP等技術。

至於BSR Femto更是未來增強4G技術的明星,它是扁平式架構的許多超微小型基地台,可以讓一直以來相當困擾的室內覆蓋問題獲得解決,支援任何手持裝置及DSL骨幹連結。同時接取點可以減輕宏觀層的流量,改善電信業者的覆蓋及服務品質,增強資料使用效率。

Alcatel-Lucent在端對端LTE無線通訊新體驗的產業變化關頭,扮演著主要領導角色,同時也是唯一獲得Verizon在RAN、進化封包核心和IMS三種LTE關鍵領域都選擇使用的廠商。

目前導入3G的各種裝置已經很多,LTE則還有長路要走,預期明年上半開始布建,它的生態系統則要大家一起投入,包括裝置、CPE等。Alcatel-Lucent採取開放的合作模式,希望可以和在CPE實力堅強的台灣業者,在早期就共同導入4G標準,扭轉台灣過去在2G、3G落後的局面。


商情專輯-智慧手機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