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聚內外數據 強化供應商風險管理及ESG評比應用
因疫情影響,近兩年全球供應鏈也發生劇變,讓製造者蒙受斷鏈風險。為此,全球領先之商業決策資訊和分析服務機構鄧白氏,主張企業應以數據力來戰勝供應鏈風險。
鄧白氏台灣分公司專案總監張哲揚博士指出,隨著企業推動數位轉型,讓資料量愈來愈大、樣態愈來愈多、產生的速度愈來愈快,接下來的問題,將是這些資料究竟有無價值、是否可受信任,以及可視化程度高低。但不可否認的,數據是當今不斷發展的商業環境中,企業所擁有最具戰略意義的資產。
假使企業自覺內部數據量不多、質不佳,就需要結合外部專業數據來豐富自已的資料源,鄧白氏可居間扮演助攻手。張哲揚說,鄧白氏擁有 鄧白氏環球編碼(D-U-N-S Number),符合全球商業標準的獨特標籤,就如同國際通用版的「統一編號」,被Apple,Walmart等國際企業要求使用。在為每個企業分配「身分證」之餘,也能將該企業的財報、半年報、CSR報告等彙集至大數據資料庫,執行諸多商業分析,例如企業的付款行為、購買力、財務表現等,對該企業相關供應鏈夥伴來說,這個預測深具價值。
根據鄧白氏於今(2021)年針對全球逾千名採購長做的調查,受訪者一致認為因疫情導致採購流程變得複雜,人力成本愈來愈高,且國際間開始出現更多規範,如ESG便是一例。
張哲揚認為,因應接踵而來的供應鏈風險,企業須做好三件事。一是優化主數據,掌握客戶、供應商及合作夥伴的相關資料,並確保內部各單位有統一資料語言。二是尋找替代供應商及實現供應鏈可視化,讓採購單位招標時有更多供應商可選擇,在出現短鏈或斷鏈時找得到替代商,也充分掌握Tier 1以外供應商的潛在風險。第三是建立風險控管平台,使企業有工具來有效管理供應商風險,也有足夠的數據掌握供應商狀態。而鄧白氏提供的供應鏈風險解決方案,即可幫助企業一舉強化三大環節。
值得一提,依據鄧白氏從資料科學角度做的分析,發現企業的ESG評等假使不佳,往往會在銷售獲利上出現衰退,ESG評等良好的企業則呈現成長。因此企業可透過鄧白氏提供的供應鏈風險解決方案進行機器學習及圖理論繪製Tier 1~3供應鏈原始檔,實現供應鏈可視化,也順勢建立一套系統性與整合性方法,來標準化評估ESG的風險與機會。
也就是說,假使企業從Tier 1~3供應鏈結構中察覺某供應商的ESG評比欠佳,此時可採取兩種因應措施,首先是主動協助該企業進行改善,抑或尋找備選供應商,藉以降低風險管理成本,並且拜及早識別鏈中脆弱環節並著手補強之賜,順勢提高供應鏈韌性。總之透過鄧白氏供應鏈風險方案,讓企業可以透過數據、洞察與AI,打造全球化、數位化、經濟性及安全性結合的智慧供應鏈。歡迎至美商鄧白氏官網瞭解更多ESG相關訊息。
- 2022智造轉型大調查(上)系統整合與人才成首要課題、ESG列升級目標
- 2022智造轉型大調查(下)遠端辦公、備份備援為製造業首要雲端應用
- 宏庭科技協助公部門發展與數位轉型
- 經濟逆風徒增客戶壓力 雲端業者下調業績展望
- F5 rSeries新平台實現基礎設施的自動化與未來化
- 少子化趨勢無可逆轉 產業用人策略應全面檢討
- 企業最缺的DX人才 商模、策略和數據能力須兼備
- SEMICON Taiwan首度推出全球汽車晶片高峰論壇
攜手經濟部鏈結台灣及全球車用半導體與汽車產業生態圈 - 扶田資本攜手FoodTech新創共同推動餐飲革命
- 勤業眾信:迎向2023 七大關鍵助生命科技產業嶄頭角
- 遠景科技與WPI世平興業攜手拓展亞太區物聯網市場
- Google Cloud台灣雙引擎 助攻淨零及數位轉型
- 加速藥物開發 疫後生醫數位化新浪潮襲來
- 迎接ESG趨勢 打造安全永續 高效節能的資料中心
- 企業是新創生態系的必要角色!尋求第二成長曲線 外部創新為最上策
- 台灣牙e通發展AI輔助醫療系統有成 推動牙醫診斷服務再進化
- 價格差更要進場 緯創創投瞄準3大方向
- 企業IT投資躍升 訂閱制改變傳統製造採購行為
- 數位浪潮來襲 有效運用統計軟體讓企業發展更快速
- 消費者如何獲得所需的HDMI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