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具低溫升之電池快速充電技術:脈波充電 智慧應用 影音
Event
EVmember

兼具低溫升之電池快速充電技術:脈波充電

  • DIGITIMES企劃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電機工程系教授兼工學院院長 陳良瑞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電機工程系教授兼工學院院長 陳良瑞

採用電池做為電源的各式行動裝置、穿戴式裝置,都必須經常充電以維持其運作。然而充電時,我們常常希望能夠充快一點,但快充也往往連帶讓電池溫升加快,造成電池加速老化,減少使用壽命。如何讓電池能夠充得快、保低溫,以改善壽命,就讓彰師大教授來分享目前各種充電方式,以及他的研究成果…

電池充電技術日趨精進  但充電速度仍不夠快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電機工程系教授兼工學院院長陳良瑞先生,以「兼具低溫升之電池快速充電技術」為主題,來分享其電池充電技術的看法與研究成果。有關充電的技術很多,先說明小電流(Trickle Current;TC;又稱涓流)充電技術,因為流量較小,充電速度非常慢,因此大多工程師的作法,就是將電流拉大,也就是一般的定電流(Constant Current;CC)充電技術。

然而定電流的「充飽截止點」就很重要,因為太早關掉就會造成電池沒充飽,若太晚關就會造成過充,而影響電池的使用壽命。為了克服這些問題,目前市面上有超過90%以上的充電設計,都是採用定電流定電壓 (Constant Voltage Constant Current;CC-CV)的充電方式。因為定電流可以快速充電,而定電壓則可確保電池有充到滿。

上述的方法應該解決掉充電問題,但大家仍然不滿意,因為充電速度還不夠快。這是由於大約有70%的電力以定電流方式來充電,後面30%則採用定電壓充電,但後者卻要花掉70%的時間。因此就有人提出多階段電流(Multi-Segment Current)充電技術,因應電池不同充電階段來給予最佳的充電電流,演變到後來就變成無段,也就是乾脆做到即時偵測電池狀態來決定最佳充電電流,也就是變電流充電(VC)技術。

電池要充好、充滿  必須要有好的充電策略與技術

由於充電面臨的兩大問題,就是:如何即時且準確檢測電池狀態,以及決定最佳的充電電壓與電流,這也是充電技術領域最常被探討到的兩大議題。因此近年來充電技術已經精進到更智慧型的充電方式,能提升充電效率,由於VC技術雖然可以縮短充電時間,但架構複雜,且不同電量狀態(SOC)要充的電流量也難以定義。因此衍生出脈波充電(Pulse Charge;PC),甚至後來有反向脈波充電(Reflex Charge)的技術推出。

有關於脈波充電,其好處在於考量到電池內部電化學反應狀態,充電一段時間後就讓電池休息,讓內部濃度高的電解液流往濃度低的地方,再繼續充電,這就能讓內部濃度均勻,讓電池充得更好、更滿。但是,其問題在於線路圖複雜,且業界在爭論就是參數設定問題,像是最佳脈波波長頻率是多少、休息時間又要設定多少。陳良瑞分享其在脈波充電的看法,以及充電效率改善成果。

他列出三種不同的脈波充電(PC)與定電流充電(CC)效果比較,說明PC的可逆電容量較CC來得高,且可以減緩鉛酸電池的電極老化現象。並列出在純CC與四種不同的CC+PC的充電效率比較之下,都有各自不同的成果產生。此外,由於脈衝頻率的不同會得到不同的阻抗(內阻),因此可變頻脈波充電器,會先透過最佳脈波充電頻率掃描器來掃出最佳充電頻率(阻抗最小),以當成最佳充電頻率參數。

最佳的脈波充電參數  必須依照不同電池種類來設計

由於電池種類繁多,最佳頻率皆不同,陳良瑞分享其研究結果,說明像是鉛酸或鋰離子電池等等,在各電量狀態(0/25/50/75/100%)下的最佳頻率,大多落在1KHz上下(900~1,120Hz),不過三星某款手機要到2KHz,並建議在座嘉賓可以自己量測看看自己的電池,來找出最佳頻率。

當頻率找到之後,再來就是找出充電/休息時間參數(Duty)。其方法是將平均充電電流與充電/休息時間參數(Duty)之比值當指標,依據指標即可獲得最佳休息/供電(Duty)時間參數表。上述參數都找到之後,這樣的充電系統就有機會幾乎可以確定能贏過傳統CC+CV的充電方式了!

陳良瑞透過多張實驗比較表,來說明PC與CC在相同充電時間與電量下,所得到的不同效果。PC在不同頻率下,其放電時間與容量,還有整體效率與溫升都不一樣,其中最佳頻率(fZmin)在1055Hz之下,比其他(1Hz/10Hz/100Hz/10kHz)的表現更好。

除了脈波之外,也可以用正弦波(Sinusoidal Current;SC)來進行,在SC、PC與CC的比較中,SC更勝一籌。另外若以(Sinusoidal Ripple-Current;SRC)正弦漣波搭CV、Pulse Ripple-Current(PRC)脈充漣波搭CV來與CC搭CV比較,發現某鋰電池以這三種充電方式的時間、效率、溫升都不一樣。例如CC+CV的溫升最低,而SRC+CV效率最高,而PRC+CV是充電量最高者。因此不同的充電方式,並不表示SC或PC就必定贏過CC,還是要多做實際比較,才能得知熟優熟劣。

最後,陳良瑞列出偵測、監視、計量的方法,包含合併法(庫侖計算法)、軟體計算法(模糊理論、類神經網路、基因演算法)等等,當然還有主動電量狀態偵測法,能夠主動提供信號給電池,並可感應與量測電池的狀態,透過這樣量測信號,即可用來估算電量狀態,進而提升充電效率,降低電池溫升,以改善電池壽命。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