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驊林鴻明:深耕技術掌握百年契機 智慧應用 影音
EVmember
member

信驊林鴻明:深耕技術掌握百年契機

  • 闞大成新竹訊

信驊科技董事長林鴻明(右)與國立清華大學執行副校長簡禎富暢談如何深耕技術掌握繁榮百年的契機。IC之音
信驊科技董事長林鴻明(右)與國立清華大學執行副校長簡禎富暢談如何深耕技術掌握繁榮百年的契機。IC之音

信驊科技董事長林鴻明日前應邀參加IC之音竹科廣播《藍湖策略.數位轉型》,與主持人國立清華大學執行副校長簡禎富講座教授對談,分享信驊科技創新創業的商業模式,專注於特殊應用系統單晶片,特別深耕遠端伺服器管理的藍湖市場,更預見可以繁榮百年的商機!

器識為先:深耕技術、開拓藍湖市場,發揮先行者優勢

信驊科技成立於2004年,專注在特殊應用的系統單晶片(SoC),在創業初期以B2B作為利基的藍湖市場,並與廣達等領導廠商合作,林鴻明董事長回憶當時iPhone尚未推出,大家只知道集中化運算,很難想像什麼是「雲端」。當時廣達創辦人林百里董事長提出「隨插即用」的概念,信驊科技研發遠端伺服器管理的基板管理控制器(Baseboard Management Controller;BMC)晶片,並以自主研發技術,滿足客製化需求,可以遠端管理資料流量、協助微處理器運作、故障預測、效能調教等,發展成為全球第一大遠端伺服器管理晶片供應商。

作為市場先行者掌握先行者優勢,信驊科技持續深耕技術研發,每兩年就會開發出新一代SoC,和配套的完整解決方案。因此,若客戶改變主意要換供應商,軟體開發則需龐大的投資花費,再加上客製化Amazon、YouTube等大品牌的資料中心關鍵零組件,客製化也成為信驊科技的機會,因此獲得極大的市場佔有率,在遠端伺服器的管理變成業界第一。

廣積糧:拓展產品線,構建產業生態系統

林鴻明董事長認為公司有一個產品線成功後,還是要嘗試去醞釀第二條產品線,當然有人會說BMC這麼成功,專心把產品顧好就會有極大的收益,但林鴻明董事長認為創業者需有屬於自己的人生目標,策略上會儘量讓新產線開發上影響整個公司的獲利在5%左右,因為公司要勇敢地拿出5%的獲利去投資新產品線,不僅投資者可接受,創業者也可找到第二個成長的動力來源。信驊科技也走向國際,包括購併博通旗下Emulex Pilot,將遠端伺服器晶片推向更大的平台並推出Cupola360,把產品線擴展到影像處理領域。

林鴻明董事長是清華大學傑出校友,過去在清華電機所學和研發專長都是專注於IC設計與繪圖晶片開發,他將創新視為興趣而樂在其中。林鴻明董事長表示「只要設定好的題目,就一定有能力做出成果,專注於高價值、高專業之IP研發,讓公司的整體價值越做越大。」

信驊科技在視訊剪輯(video stitching)技術有很大的突破,可即時將多個相機的影像拼貼在一起,做到即時剪輯。技術突破後便開始找應用領域與科技驅動的產業生態系統,著手開發影音沉浸ImmersiveX,其中有兩項重要技術,第一個要有能力去捕捉360 video,第二要能做出很好的VR goggle。

此外,如何去構建第二條產品線並以信驊科技為中心完整的生態系統亦是件重要的事,信驊科技在技術上面已長期深耕,專利方面也布局非常完整,對信驊科技來說會有長期保護的效果。

高築牆:增加人才密度、充分授權,實現市值極大化

信驊科技的願景是希望對人類科技文明有貢獻,林鴻明董事長表示熱誠非常重要,會提供持續的動力,假若只為了賺錢,當錢賺到後,就會完全失去動力,那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林鴻明董事長早期一手創建多媒體產品研發團隊,設計非常多的產品,至今仍非常熱愛創新產品。

很多經營者會經不起Me too的誘惑,因為Me too最簡單且產業生態成熟,只要了解對手的產品規格,做了很快就會有營收,但營收可能起起伏伏。其次,這樣的營收在資本市場中的本益比也很低,從資本市場的角度來看,賺錢的絕對值不是最重要的,而是如何極大化股東的財富,其關鍵點是市值要極大化,有這樣的思維就不會去作Me too的產品,以信驊科技來說因為規模不大,作Me too要贏也不容易,因此在理念上著重於市值極大化。以360為例,它需要教育市場且技術上要去校準,前面走起來會比較孤寂,等它起來會享受到很好的成果。

產學合作跳脫架構,以產業發展為基礎培養業界人才

林鴻明董事長認為企業的發展要增加人才密度、要說真話並充分授權,信驊科技積極招募更多優秀且有經驗的人才進來,以增加人才密度;其次是講真話,碰到問題不要逃避,正面迎擊問題就會有許多創新的機會;最後信驊能夠充分授權並只招募資深工程師,不只能滿足工作上的需求,也帶來不同的知識,加速公司整體的智慧財產權和智慧能量成長。林鴻明董事長認為假若學校某些研發方向能以產業發展趨勢為方向,會是很棒的一件事。

林鴻明董事長表示,以員工來說薪資最高,分紅越多越好,有些年輕人喜歡加入大公司因為制度非常完整,可是分工非常的細,好的人才加入大型IC設計公司扮演的角色趨向高度的專業分工,十年後它的專業領域其實蠻窄的;相反的,信驊科技會給員工很大的空間,不會把研發當產線一樣切割得非常的細,人才會有很好的發揮空間,這是企業的責任。

假如企業把優秀的人才經過10年後變成非常狹隘的專才會是國家的損失,企業應該讓人才創造更大的價值。簡禎富講座教授表示,信驊科技林鴻明董事長深耕技術,預見雲端應用衍生的大量伺服器的遠端管理需求,如同藍湖策略中找到價值匯聚點,並以講真話的技術本位和共享財務報酬的營運模式,來融合招募自不同公司的資深人才,加速異質整合與混種創新,異軍突起其來有自。

更多訪談內容可以在IC之音《藍湖策略.數位轉型》官網隨選隨聽,也可在各大Podcast平台搜尋訂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