務實面對淨零碳排的挑戰 逐步打造永續工廠 智慧應用 影音
DForum0522
Event

務實面對淨零碳排的挑戰 逐步打造永續工廠

  • 陳婉潔DIGITIMES企劃

碳排範疇分類。DIGITIMES攝
碳排範疇分類。DIGITIMES攝

2023年對製造業的永續經營來說,絕對是關鍵的一年。首先,歐盟將在2023年10月試行碳邊境調整機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CBAM),雖然初期僅針對五大高碳排產業:水泥、電力、肥料、鋼鐵、鋁業執行,但在全球減碳以及2050淨零碳排的大目標下,影響的範圍肯定會愈來愈廣。再加上台灣也在2023年通過氣候變遷因應法,代表製造業必須承擔碳排的成本,並計算碳費對經營與競爭力的直接影響。過去僅是環保議題的減碳,現在已經變成直接影響製造業競爭力的重要關鍵之一了。

在進一步討論碳排與永續工廠的規劃之前,要先理解的是,產生『碳排』的來源,一般會分成三大範疇(請參閱附圖)。台灣製造業首先要關注的就是範疇一和範疇二,最後才是範疇三。這是因為範疇一、二是製造商自己比較可以掌握,且以台灣製造業來說,範疇一二應該會佔大部分的碳排來源。在面對國際大廠要求2030年要減少50%或以上的碳排時,這是最好的優先著力點。

那實際上,該怎麼逐步執行減碳以達到永續工廠這個目標呢?本文建議應該先從最基本的『製造工具的改善』開始做起,然後逐步建立管理系統,最後才是進行供應鏈上下游的整合。其中,最基礎但卻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自動化設備的改善。

從關燈工廠、效率至上  演變為人機協作、透明第一

過往智慧製造的導入上,『關燈工廠』曾經是一個聖杯,有財力物力的大公司,大多會追求部分產線或產品以這樣的形式生產,宣告他們的智慧製造的程度,並且以全自動化的設計方式,讓產線持續不斷的大量產出,使整體生產效益達到最大化。但現在,雖然關燈工廠在工程技術上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但為了達到所謂的『關燈』付出的代價遠比想像中的還要多。在減碳的大趨勢下,自動化現在更大的趨勢是人機協作。讓人員在某些關鍵製程中,和機器手臂(或其他自動化設備共同協作,讓人員的靈活性與彈性與設備的穩定性與自動量產的優勢互相搭配,以相對較低的成本,達到更好的生產效益。

自動化設備導入與規劃時,另外一個重點就是所有資訊的掌握度與透明度。工廠生產用的自動化設備或廠務設備在規劃時,往往可能為了儘可能的降低成本,同樣功能的零組件,都會傾向選擇成本較低、功能可用就好。但這樣做,最常被犧牲的就是生產資訊的蒐集能力。例如,一個具備電源監控、回報功能的電源供應方案,可能比傳統型的電源供應器方案30% ~ 50%。在基礎功能基本相同的情況下,就會在成本考量下,採用傳統型的電源供應方案。

這樣導致的結果,就是生產資訊的蒐集變的不完整,也會造成後續進行碳盤查時的困擾。

因此,在考量要面對減碳的議題並打造永續工廠時,最重要的第一步就是資料蒐集以及生產資訊的透明化。這是最基礎、最重要,卻往往是最難跨出的一步。因為這會直接牽涉到產線自動化時的成本,也會直接造成生產成本的增加。但請從未來要達到減碳甚至是淨零碳排的角度來思考這個問題,如果現在不願意多投入一點成本在基礎的生產設備上,未來面對政府規範、客戶要求或是產業競爭者的挑戰時,損失的商業利益可能會更大。

以自動化為基礎 產品為單位 逐步展開

除資訊透明度的考量之外,製造業在考量導入的優先順序時,也不能沒有思考邏輯地導入。過往製造業在導入自動化時,往往會使用『水平』的方式導入,舉例來說,很多工廠會優先考量在所有產品的品檢站導入自動化AOI檢測設備。而這個導入方式的主要考量可能是因為品檢站耗費大量人力,且自動化檢測的成熟度高、導入的難度較低,最容易馬上看到效益。因此,會優先把所有產品或產線的品檢站導入自動化設備。

但這樣做的問題在於,未來要進行碳盤查或是產品碳足跡的追蹤時,會發現沒有一個產品可以完整地由自動化設備產出相關數據,變成所有產品都還是要人工計算、評估。結果花了成本導入的自動化設備,卻沒辦法更好地協助資料的產出與整合。

根據BCG在「2021全球企業碳盤查調查」發現,有高達86%企業仍使用手動記錄和揭露排放,這樣做不但無法因應多變的經營環境,也不利於後續的供應鏈系統整合。

因此,建議的做法應該是,以產品為單位,逐步地導入自動化設備,先讓某一個產品所有製程均能達到高度的自動化(再次強調,非100%的自動化),這樣當這項產品需要進行碳盤查或是產品碳足跡的追蹤時,就能明顯的看出資料透明化與自動化設備的整體效益。

產品低碳化 供應鏈系統整合 為最終目標

在完成工廠的生產資訊透明化、以及自動化完整的資訊蒐集後,接下來就能將所有的資訊系統化地彙整起來,並與供應鏈上的合作夥伴一起合作(假設夥伴們也已經做好自己的基礎工作),打造完整的碳排資訊,建立起完整的產品碳足跡資訊。

除此之外,完整的生產資訊更可以進一步回饋到產品設計或研發階段,導入數位雙生(Digital Twin)方案,讓產品本身開始透過材料、生產流程或設計方式的改善,降低碳排。

最終,希望透過整個供應鏈與產業的努力,從生產設備、能源運用一直到產品設計都融入低碳排的目標,達成所謂的綠色供應鏈生態系。

瞭解碳排的來源 才能進一步談減碳

低碳、減碳一直到淨零碳排,在全面講求生產效益的中小型製造業,一直是個不敢觸碰卻又不能迴避的議題。唯有一步一步、有目標、有秩序地導入相關設備或解決方案,先瞭解碳排的來源,從範疇一二開始逐步盤點,才不至於讓這個議題變成整個製造體系的災難。台灣一向是全球製造體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如果不能儘快積極面對低碳與永續工廠的議題,等到面對2030年國際各大廠的壓力時,要在短時間轉型,可能就會更慌張不知所措。


關鍵字
商情專輯-2023台北國際自動化工業大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