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可透過AI技術以推動新商業模式
Temenos作為雲端銀行平台,與經濟學人智庫發布了一份報告:「銀行業改變遊戲規則:金融服務中的AI」。報告發現,隨著銀行於一系列創新的使用案例中運用人工智慧(AI)技術,這項技術的運用正逐漸成熟。但銀行審慎行事,在業務利益與監管複雜性和維護客戶信任的需求間取得平衡。
報告的重點結論包括:
1、81%的銀行業IT高階主管同意,能否從AI中釋放價值將會區分出贏家和輸家
2、78%的人表示,將AI融入其組織的產品和服務將有助於他們實現業務重點,46% 的人表示這種情況的程度很高
3、62%的人同意,為AI項目處理個人資料的複雜性和風險往往超過對客戶體驗的益處
4、銀行最常在詐欺檢測中使用 AI(58% 大量使用AI,另外32%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使用它)
接受訪問的銀行家認為,隱私和安全問題為運用和整合AI技術最明顯的障礙。這對於母公司資產低於100億美元的較小型組織尤其重要。相反,較大的銀行更有可能在法遵、複雜性或不確定性或技術基礎設施的限制方面遇到困難。
作為一個以數位為基礎、由資料驅動的行業,銀行業為人工智慧(AI)提供了肥沃土壤。與其他行業一樣,銀行最初發現使用AI將日常任務自動化的優點為低風險和增加效益。該報告發現,產品創新的轉型機會和新的商業模式也正在出現,使AI成為銀行業的遊戲規則改變者。
Temenos首席技術長Hani Hagras表示:「隨著AI成為主流,銀行需要建立一套流程,讓機器學習演算法決策背後的邏輯清晰明瞭。例如,先買後付(Buy Now Pay Later;BNPL)運用AI快速有效地評估申請人的負擔能力和風險,分析資料以執行信用檢查和負擔能力評估。所有這些都是即時進行,因此使用者的體驗不會中斷。Temenos於其BNPL服務中嵌入可解釋人工智慧(Explainable AI)以提供額外的透明度,使客戶能夠瞭解為什麼向他們推薦某種特定的BNPL。這增加對BNPL供應商的信任,並鼓勵負責任的借貸行為。」
據該報告所稱,目前幾乎所有銀行都在一定程度上或計劃在未來三年內使用AI,涵蓋從經營運作到客戶體驗的幾乎所有業務領域。未來成長的主要領域包括個性化投資(17%計劃於未來1~3年內採用)、信用評分(15%)和投資組合最佳化(13%) 。
- 2022智造轉型大調查(上)系統整合與人才成首要課題、ESG列升級目標
- 2022智造轉型大調查(下)遠端辦公、備份備援為製造業首要雲端應用
- 宏庭科技協助公部門發展與數位轉型
- 經濟逆風徒增客戶壓力 雲端業者下調業績展望
- F5 rSeries新平台實現基礎設施的自動化與未來化
- 少子化趨勢無可逆轉 產業用人策略應全面檢討
- 企業最缺的DX人才 商模、策略和數據能力須兼備
- SEMICON Taiwan首度推出全球汽車晶片高峰論壇
攜手經濟部鏈結台灣及全球車用半導體與汽車產業生態圈 - 扶田資本攜手FoodTech新創共同推動餐飲革命
- 勤業眾信:迎向2023 七大關鍵助生命科技產業嶄頭角
- 遠景科技與WPI世平興業攜手拓展亞太區物聯網市場
- Google Cloud台灣雙引擎 助攻淨零及數位轉型
- 加速藥物開發 疫後生醫數位化新浪潮襲來
- 迎接ESG趨勢 打造安全永續 高效節能的資料中心
- 企業是新創生態系的必要角色!尋求第二成長曲線 外部創新為最上策
- 台灣牙e通發展AI輔助醫療系統有成 推動牙醫診斷服務再進化
- 價格差更要進場 緯創創投瞄準3大方向
- 企業IT投資躍升 訂閱制改變傳統製造採購行為
- 數位浪潮來襲 有效運用統計軟體讓企業發展更快速
- 消費者如何獲得所需的HDMI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