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科技趨勢 - 影響安防產業的5大科技趨勢
安迅士觀察到2024年影響安防產業的關鍵科技趨勢,反映出此急劇進化的環境。這些進化同時包含需要把握住的正向機會,以及需要應對的挑戰。
先前的科技趨勢文章不斷地強調AI與深度學習在安防領域的發展潛能,特別關注在網路邊際、攝影機搭載的高階分析。深度學習在邊際的擴展正在加速中。事實上,任一新推出的網路攝影機都以深度學習功能為特色,進而大幅提升分析的準確度。這些功能是搭載可擴充的雲端解決方案,因其免除了大量頻寬的需求、減少在雲端的處理流程,進而讓系統變得更可靠。
然而,就AI而言,2023是大規模語言模型(LLMs)被強力推動讓大眾都認識的一年,正因其為生成式AI的基礎。這種AI的形式支援創造新內容–無論是文字、圖片、甚至是影像–皆以自然語言提示以及用戶提問的問題為依據。
每種產業都密切注意著生成式AI的使用案例,而安防產業也不例外。在2024年,將會看到依據LLMs與生成式AI的運用,衍生出聚焦於安防應用的出現。這些有可能包含提供操作人員輔助,藉以協助更精準、更有效率地解讀場景中正發生的事件,也可作為與客戶互動的支援,針對客戶的詢問提出更有用、可行的回應。此外,生成式AI已經在軟體發展方面證明其價值,這讓整個安防產業都能受益。
當然,需要了解生成式AI的風險與潛在陷阱,在該應用哪些模型以及如何應用方面,特別是針對開放來源與專有模型之間的爭論一定存在,但最大的問題還是在於忽略這些風險。
2. 解決方案管理效率驅動混合架構的產生
混合式解決方案架構–運用本地、雲端、以及邊際科技的優勢–現已成為許多安防解決方案的新標準。將功能部署在最有效率的地方,充分利用系統中每一環節的優勢,進而提高彈性。最終,系統架構的運作應該是為了滿足客戶的需求,而不是供應商所偏好的架構。
在很大程度上,這是攸關存取性的問題。解決方案提供給供應商及客戶的存取性愈高,供應商必須管理系統內要素的能力就愈高,必須負擔較大的責任,同時減少客戶的負擔。混合架構還支援即將推出運用於解決方案管理與操作的AI支援與自動化應用;提高系統存取性對於人類支援和AI都具有高度價值,充分發揮每一種應用的優勢。
3. 聚焦安防,同時兼顧安全
安防與安全常被連結在一起視為單一主題,然而它們已逐漸被認定為分開的應用案例:安防通常與防範故意性行為相關–闖入、恣意破壞、對人的攻擊行為等–而安全則與會造成傷害人們、資產與環境等非蓄意性危險與事件有關。由於若干原因,影像監控與分析在安全方面的應用正快速增加並將持續下去。
很不幸地,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氣候變遷。正因極端氣候狀況造成了水災、野火、土石流以及雪崩等災難頻傳,相關當局愈來愈常運用影像監控、環境感測器與分析,在潛在災害發生前提供早期預警,並支援最快速、最有效的回應。
風險管理、符合安全衛生指令以及遵守法規要求,則是安全相關應用持續增加的另一個主要因素。影像監控將被廣泛運用在機構內,確保遵守安全衛生政策以及安全工作規則,例如必要個人防護設備(PPE)的穿戴等。當事件發生時,影像監控將日漸成為調查過程中有用且重要的工具。針對安防的監控應用已經相當完善,安全方面則持續發展。
4. 法規與合規驅動科技發展
談到合規,全球的法規環境對科技、其應用以及運用方面的影響與日俱增。遵守這些法律規範應該是供應商與終端用戶需要了解,而且緊密合作以確保合規。AI、網路安全、永續性與公司治理–都是極度需要管理審查的範圍。供應商需要以支援客戶能符合規範需求的方式下,發展自身科技與經營業務。
法規規範的範圍已逐漸超出特定發展以及科技本身的使用。如果供應商期望在關鍵的國際市場中保有授權許可的話,地緣政治及國家之間的貿易關係也促成法規要求零件資訊之透明化。這是一個持續演化且不斷改變的領域,而且在整個供應鏈中需要不間斷的負責、發展與維持透明度。對於安防科技的用戶而言,這是信任的問題。他們如何確認供應鏈中的每一個環節,都是以支援自身的合規性運作呢?
5. 採取「總體系統」的觀點
對於安防解決方案每一個層面的影響都將受到日益嚴格的監管,供應商與客戶都愈來愈需要監控、量測以及回報各式的因素,採取總體系統觀點將變得不可或缺。能源消耗就是一個極佳的例子。網路攝影機本身消耗的能源相對少量。但當考慮到位於需要冷卻的大型資料中心內傳輸資料的伺服器、交換器、集線器和路由器時,又是另一回事。
總體系統觀點很有優勢,而且應該受到產業的歡迎。其有助於為整個系統,而非個別的系統,帶來具有優勢的新科技與攝影機的創新。降低位元率、儲存空間與伺服器負載的攝影機,再搭配降低伺服器冷卻需求的規劃,就是很好的例子。更有效率的產品運輸、永續性包裝以及標準零件的使用,全都能發揮作用。整個供應鏈的能見度以及更嚴密的控管都是必要的。
企業都能接受總體持有成本(TCO)是很重要的量測指標,但考量到包含環境與社會等非財務面向的話,安防產業的供應商愈來愈需要考慮 (並公開)持有的總體影響。對供應商而言,再也不可能單獨地與其顧客的價值鏈分別運作。
- 小螺絲到大數據:Bossard緊固件在AI伺服器的應用
- AMAX引領生成式 AI 與即時運動數據革命
- 思想科技助企業加速落實 AI 應用,完整顧問服務突破創新挑戰
- 首款AI心肺篩檢在國際亮相!展現台灣醫學影像創新實力
- 迎接後雙軸轉型時代 Google AI助攻台灣製造業邁向綠色企業
- 慧榮科技突破資料與功耗瓶頸 全新儲存技術加速AI應用發展
- 臺師大與麗臺攜手成立深度學習共同實驗室 推動AI技術在教育與產業的應用
- 精誠軟體獲國科會GenAI Stars生成式AI企業應用競賽「優質創新獎」
- 運用科技力守護民眾生命財產安全 精誠集團協力宜蘭縣政府部署AIoT智慧防災
- 晶睿通訊AI安防解決方案 導入全新AI功能RealSight Engine
- 西門子推出下一代AI加強型電子系統設計軟體
- F5與NetApp加速並簡化大型語言模型AI部署
- 新思科技與台積電攜手 為AI與多晶粒設計加速創新
- 友訊代理A10 Networks人工智慧新藍圖 驅動可靠安全環境
- 邊緣 AI:即時資料處理與自動化的革命
- 迎接AI時代:數產署與資策會運用AWS技術
攜手伊雲谷為企業打造黃金級競爭力 - 技嘉發表開創性的Z890主機板 展現真AI 制霸效能無極限
- 昕力資訊與iKala攜手拓展東南亞市場 首站支援越南製造業和金融業上雲
- AI視覺釋放LLM完整潛力,重塑智造管理
- Hitachi Vantara推出Virtual Storage Platform One為混合雲儲存提供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