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挑選ERP系統的常見錯誤 智慧應用 影音
TERADYNE
ADI

企業挑選ERP系統的常見錯誤

  • DIGITIMES企劃

Epicor Software台灣區總經理陳哲晃。
Epicor Software台灣區總經理陳哲晃。

全球包含台灣的ERP市場改變,主要是來自資訊科技的變革,但同時也帶來許多問題。Epicor Software台灣區總經理陳哲晃指出,綜觀世界的趨勢,大者恆大已經不再是不變的因素,企業不見得要大,但一定要有競爭優勢,未來的競爭,不再是產品的競爭、不再是通路的競爭,而是資源整合的競爭,是終端消費者的競爭,用來作為企業資源規劃的ERP重要性,自然不言可喻。

陳哲晃強調,誰能夠持有資源,就能持有消費者用戶,而且不管他消費甚麼產品、消費甚麼服務,企業都能夠獲得盈利的時候,才能夠保證企業的利益,立於不敗之地。

但驅動中小企業發展的趨勢中,其中一個最主要的關鍵就是成本。陳哲晃指出,中小企業建置ERP的預算,相對大企業確實比較侷限,投入的人力也相當精簡,但是又希望企業的成長效率,能像大企業一樣,陳哲晃認為,中小企業業者的思維必須要跟著改變。

陳哲晃指出,企業選擇與決定ERP的角度與條件,包括總持有成本、公司背景、支援與服務,技術及功能。中小企業不能只看功能,因為功能不可能也不需要像大企業一樣應有盡有,必須要保持彈性,但技術面上,還是必須要能跟最新的應用及環境結構相結合。

陳哲晃特別強調,公司背景非常重要,因為中小企業本身的IT資源少,對於原廠的支援及服務需求會更高,原廠能夠做到什麼程度,自然變得相當重要,如台灣本土的ERP廠商雖然目前重點都在大陸,但在地服務還是做得很不錯。

至於ERP系統評選衡量的項目,陳哲晃認為,產業ERP及企業本身(如參與人員的經驗能力)的技術成熟度,以及企業本身的預算充裕性,是最主要的能力原則,構面包括技術面、管理面及成本面。

在技術面方面,要考量的項目原則包括系統的品質、功能、彈性、產業別專用性及流程的匹配性;在管理面方面,要考量參與人員及廠商的經驗能力及資源能力,以及計畫的可行性;在成本面方面,則是要考量建置、維運及時間三大成本。

至於執行ERP對企業的影響範圍,包括策略、架構、流程、人員及科技,陳哲晃指出,其中又以流程特別需要注意,因為要配合前面兩者,才能順利運作,同時要配合變革管理及方案實踐。陳哲晃強調,企業一定要有足夠的變革執行意願,從準備、評估、分析、設計、建構到部署,都是企業變革的執行範圍,導入ERP的成功機會才會提高。

陳哲晃表示,企業在導入ERP時,應該要依據重要性及執行困難度的高低,決定改善建議執行的優先順序,如果是重要性及執行難度高的區域,改善建議會需要花費較長的時間才能達成,也是導入ERP的主要挑戰,因此最優先改善的區域,應該是重要性高且執行難度低的區域,不但較容易達成,也比較能看到成效。

至於ERP專案的關鍵成功要素,陳哲晃指出,除了要有變革成長的壓力,企業也要有明確的願景、改變的能力(包括相關技能、獎勵機制及專案資源)及可以用來快速行動的計畫,四者缺一不可,忽略任何關鍵成功要素,都會有不同的結果。

如忽略企業願景,就算其他要素到齊,有可能會帶來混亂的結果;忽略獎勵機制,導入過程將會缺乏效率;忽略專案資源,可能會帶來挫折感;如果缺乏快速行動的計畫,導入ERP甚至有可能只是錯誤的開始。

陳哲晃指出,ERP導入的總成本、維護費用及人力影響很大,而且不只是第一年需要,他建議採用3階段的商業及資訊策略規劃。第一個階段是針對公司企業策略及各個資訊構面進行瞭解與評估,訂定一個可支援未來企業成長的資訊策略,如在供應鏈管理方面,可以透過訪談高階主管,從庫存、物料、採購及物流4個構面,了解企業相關策略,才能做好IT與策略連結的準備。

第二個階段則是定義公司未來支援資訊策略的四大資訊能力:人員組織、流程與管理、ERP應用系統及基礎架構,才能掌握商業及資訊能力佈建。如先進行各種商業元件的模型分析,包括產品與製程研發、市場行銷與銷售、生產製造、供應鏈管理、財務管理及商業管理等,每一個商業元件都可以分為規劃、管理及執行進行分析,再將商業元件分析結果,與各部門需求訪談重點結合,就可以根據現行流程與作業現況,找到未來關鍵改善的機會點,進而找出日後潛在的商業價值與效益機會點。

如透過市場規劃與生命週期管理,提升採購效率,同時強化生產規劃及效率、加速財務分析時效及品質管理,進而降低銷貨成本;或是透過優化需求預測及生產規劃強化、廠際整合及備品零件需求管理,改善庫存天數等。

第三個階段則是訂定一個中長期商業及資訊策略藍圖與執行計畫,帶領公司由「現行狀態」轉型至「未來預期目標」。如為了支援未來業務發展需求,可以利用統一ERP平台針對共用零件或耗材進行集中管理,整合設計規格及集中採購作業,達成量價效益,降低零件成本。

而在貨源及品質管理方面,可以透過貨源管理流程與系統化作業,配合供應商評鑑,強化供應商管理,整合品質管理、採購作業及庫存管理,強化前端品質掌控及後端問題點追蹤改善,降低品質內外部成本。

陳哲晃指出,因應瞬息萬變的企業需求及市場變化,建議企業在選擇ERP時,應該要選擇採用SOA架構的ERP系統,同時要考量五個要素:迅速、簡潔、移動、選擇及社群。

在迅速方面,ERP系統除了要有高效能外,也必須要有迅速改變的能力,更要能支援物聯網,才能與公司許多裝置維持一體化;在簡潔方面,ERP系統應該要設法簡化複雜的介面及流程,才能達到容易使用及真正個人化的目標;在移動方面,ERP系統應該要能支援行動裝置,如移動BI或更新儀表板,而且運作時要十分流暢,完全支援觸控介面,還要能因應行動設備架構,調整特定任務的應用程序。

在選擇方面,ERP系統應該要提供各種佈署方式,包括虛擬化及雲端運算,操作介面也必須支援觸控手勢,方便使用者選擇;系統本身更必須具備延伸性,如選擇微軟平台可以吸引更廣泛的生態系統。

最後在社群方面,ERP系統應該要內建社群功能,以抓住群眾的智慧,更可以將電子商務和價值鏈連接,幫助企業使用國際級的ERP提升競爭力。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