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智慧消費的Beacon技術與應用 智慧應用 影音
TERADYNE
ST Microsite

加速智慧消費的Beacon技術與應用

  • DIGITIMES企劃

凱風卡瑪共同創辦人張哲勳。
凱風卡瑪共同創辦人張哲勳。

在眾多可以推動智慧消費的科技中,Beacon是其中最受矚目的技術之一。凱風卡瑪共同創辦人張哲勳指出,Beacon指的是透過使用低功耗藍牙技術,創建一個信號區域,提供行動裝置上的App精確的場域資訊,創造出不同的虛實互動體驗,目前的應用領域包括智慧消費應用,如提供消費者互動或行銷解決方案,客戶群包含航空運輸、金融、零售、娛樂、運動、展覽等不同產業。

另一個Beacon的應用領域,則是在智慧物聯領域,如智慧會議室?門鎖、巡檢系統、人與物件追蹤等,客戶群包含半導體、傳統製造、健康照護產業。

張哲勳表示,Beacon就像是一個小型的基地台,只要是在Beacon半徑30公尺的範圍,就會被Beacon訊號所涵蓋,消費者只要進入,就會被偵測到,就可以主動推播各種訊息,訊息的種類可以是文字、圖片、影片或是某個網頁等。

張哲勳指出,Beacon可以很精準地知道消費者是否已經出現在設定的場域,可以發送更為精準,跟場域真正相關的資訊。如消費者本來只是要去便利商店的ATM提錢,只要消費者有先下載這個ATM金控業者提供的理財App,就會透過Beacon收到便利商店的優惠資訊,就可能促成消費,如根據凱風卡瑪與台新銀行的合作案例就發現,消費者會去讀取訊息的比例高達4成,讀取率比起用簡訊或E-mail要來得高。

麥當勞則是在喬治亞州哥倫布地區的26分店中,進行為期1個月的試驗,透過App推播促銷訊息到顧客手機上,就算是沒有進入店中,只要是路過的顧客,都會收到。試驗1個月下來,促銷產品麥克雞三明治銷售上升8%、麥克雞塊銷售上升7.5%,可見實驗效果非常好,但Beacon只能促使消費者讀促銷訊息,能否促成消費,其實還是要促銷活動本身的設計。

張哲勳指出,至2015年7月為止,已經有不少零售業者包括Tesco、Carrefo、Walgreens、Walmart、American Eagle、Macy’s、Lord & Taylor等導入Beacon測試,主要都是應用於發送場域優惠資訊,其他類似應用包括產品輔助說明或滿意度調查。

Beacon也可以用來作為集客行銷活動,如加入遊戲元素,利用Beacon特性結合零售業空間優勢,如讓消費者去找場域中的Beacon,創造購物新體驗。張哲勳指出,芝加哥市2014年的復活節活動,就將Beacon當成彩蛋,讓消費者在廣大空間中用手機去搜尋,等於是引導消費者去賣場希望消費者去的地方。

張哲勳也以Lamigo桃園棒球場為例指出,其實Lamigo桃園棒球場同時也是一個Shopping Mall,於是就想到利用Beacon將整個球場變成一個遊樂場,刺激消費者早一點到球場,拿著手機到各個放置Beacon的地點,成為一個集客行銷活動。

有趣的是,本來預估現場超過12,000名以上的球迷,大概要30分鐘才能跑完,結果最快完成Beacon資訊蒐集的遊客,只花了11分鐘就跑完。張哲勳還強調,Beacon的體驗設計要非常精準,如這個活動的獎品,因為是與Lamigirl互動,所以活動目標就要鎖定是年輕單身男性,效果才會好。

張哲勳再以樂子餐廳為例指出,由於Beacon的使用特性,就是使用者本人一定要到現場,所以樂子餐廳就特別利用Beacon設計了一個限時搶標活動,可以確認消費者一定要現場,而不是讓消費者只是在電腦前面搶標,而且沒有標到的人,還是有可能會進去用餐,充分發揮行銷效益。

Beacon也可以用於室內定位與導引,消費者如果迷路,就可以透過Beacon知道自己在哪裡,還可以用於引導消費。以Target為例,購物者可預先編輯購物清單,透過Beacon導引於賣場內最佳購物路線,其他類似的應用如當日最佳折扣購物路線,或是最佳暢銷商品導引路線等。

如果將Beacon應用於數據採集方面,就可以掌握消費者行為分析,進一步設計促銷活動,如先設定好規則,蒐集過去1個月曾經在某咖啡店消費的客戶,或是曾在某咖啡店停留時間超過30分鐘的客戶,就可以透過App收到Beacon發送的訊息,即刻到店即可享受某咖啡店買一送一的優惠。

張哲勳指出,許多商機其實就在數據中,包括消費者在空間中行走的軌跡、定點停留的時間,或是商家拜訪的頻率,只要能夠加以蒐集,都可能對運營方式造成影響,甚至可以藉此調整專櫃租金。

但導入Beacon也可能面臨不同層次的挑戰,如消費者想要體驗Beacon,必須要具備兩項要素,手機要先預載App,才能接收Beacon發送的訊息,而且還需要開啟藍牙功能,但很多消費者不見得願意下載各式各樣的App,手機的藍牙未必會打開,都可能會讓Beacon無法將訊息送到消費者的手機上。

此外,Beacon也有不同陣營的規格,如Apple於2013年6月發表的iBeacon,以及Google於2015年7月發表的EddyStone。但張哲勳認為,廠商其實不用太在意,在實際應用上的差別並不大,只是要跟不同的手機往來互通訊息,而且只要Apple及Google力拱相關應用,使用者教育成本也會跟著變低。

不過兩者手機平台的應用仍然有些差異,如iPhone不用打開App,就可以主動收到beacon推播通知,滑開通之後,即可瀏覽內容;Android則需要開啟App,才能收到beacon推播內容,導致後者的使用體驗也因此變得比較差。但張哲勳指出,今年可能就有機會解決,因為Google已經推出自己的Beacon規格,未來不但Android手機也可收到推播提示。不須要安裝App也可瀏覽Beacon推播內容。

由於Android的Beacon推播服務,很可能會建立在Google Chrome瀏覽器平台上,由於Chrome已經內建在Android手機上,普及率可望有所提升,而且因為iPhone內建瀏覽器並非Chrome,未來在推廣時,可能也會讓消費者或業者產生疑慮。

穿戴式裝置的普及,也有助於Beacon應用的推廣,因為不管是智慧手表或智慧手環,主要都是透過藍牙技術與手機連結,因此可以推斷,只要穿戴裝置普及率提升,使用者打開手機藍牙功能的比例,也勢必會跟著提升,Beacon的應用也將變得更加方便,以美國零售通路為例,2014年前一百大通路導入Beacon服務的比例不到10%,但到了2015年就迅速提升到30%以上,預估到2016年可望超過80%。

此外,張哲勳表示,通路在導入Beacon前,必須要先經過一連串的評估要點,首先是消費者教育,如要先告訴消費者到哪裡下載App,要先打開手機的藍牙功能等,因此可能要先用舉辦活動等方式,跟消費者接觸;然後才是針對使用者需求出發設計活動,而且不能硬塞廣告,而是要真的創造誘因,提供客製化服務與訊息,才有可能建立黏著度,讓消費者只要到特定空間,就會知道可能會收到優惠訊息,而且也很樂意收到,如此一來,Beacon的普及應用才能順利推動開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