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雲概念到雲實踐 微軟MCloud + OA Cloud雲端應用案例發表 智慧應用 影音
Event
榮耀會員

從雲概念到雲實踐 微軟MCloud + OA Cloud雲端應用案例發表

  • DIGITIMES企劃

台灣微軟蔡恩全總經理開場致詞。
台灣微軟蔡恩全總經理開場致詞。

「雲端」是近年來IT產業的熱門話題,當企業邁入e化、M化,甚至未來導入「雲化」之前,可先就現有的IT環境做好評估,並深入了解市面上各種雲端產品所帶來的助益。為此,微軟特別針對亞太地區的企業環境,舉辦了第1場「雲端」之技術論壇,探討不同產業透過微軟之產品與相關技術,導入雲端應用的成功案例,讓與會人士深入了解「雲端」的概念、架構與優勢,為公司未來導入“雲化”做布局。

台灣微軟蔡恩全總經理開場致詞

DIGITIMES總經理暨社長黃欽勇先生發表「可望可及的雲端商機」。

DIGITIMES總經理暨社長黃欽勇先生發表「可望可及的雲端商機」。

論壇一開始,首先由台灣微軟總經理蔡恩全先生上台開場致詞,他表示微軟執行長Steve Ballmer在18個月前(2009年11月5日)造訪台灣微軟的一場前瞻論壇時,便以科技產業將導入雲端科技的應用為序幕,在與近千位業界菁英來場近距離的討論中,闡述微軟「三螢一雲」的願景。

在當時,雲端這個概念對業界還算是新潮字眼之際,Steve Ballmer就表示微軟早將研發重心近70%移轉至Cloud相關的發展,當時預言1年多後比例還會高達90%。如今,微軟的產品幾乎已經Cloud Ready,提供企業最完整的雲端應用解決方案。

蔡恩全接著說明,以全球雲端運算市場趨勢,IDC於2010年6月就預估超過75%的資訊部門主管正在使用或評估雲端運算,如今此數字應高達100%。而IT採購的市場趨勢中,近兩年來在實體伺服器、機房冷卻、電費等設備的投資上,已不增反減。反而是管理成本年年提升,且虛擬機器的建置成本更是大幅增加。

因應全球的雲端狂潮,市調結果表示有73.4%的IT主管需要有「私有雲」的解決方案。微軟雲端運算解決方案強調“資訊即服務”,可以讓企業在導入雲端運算的同時,也進行企業流程的改造。

公有雲+私有雲=混合雲

針對最近業界對「公有雲」與「私有雲」的混搭需求,又提出全新的「混合雲」概念,微軟已有解決方案。在「私有雲」的布局上,微軟有MCloud解決方案。在「公有雲」部分,則有Windows Azure、Office 365…等解決方案,可運用相同的管理工具、平台技術、身分認證與應用程式開發工具,來針對企業的需求,讓資源在公有雲與私有雲之間自由轉換,達到「混合雲」的需求。

蔡恩全舉例,以某企業購併1個2,000人的企業來說,便可選擇將該2,000人的電子郵件服務需求架構於公有雲上,以Subscription(訂閱)的方式,來大幅降低IT硬軟體上的投資。IT人員在消費者使用介面上,可設計為單一介面化(信件擺在哪,對使用者是“公私不分”的),但對IT內部管理來說,就可隨企業發展需求,將使用者帳號或資料庫往上(公有雲)或往下(私有雲)做彈性調配,調整運算能力與服務品質,而兩端傳輸之間也以編碼方式,無安全上的疑慮。

另外再以報稅為例,此時就可將資料庫放在私有雲,而運算需求則放在公有雲,以訂閱服務的方式,取代昂貴的硬體採購,滿足階段性、任務性的電腦運算需求。因此微軟這18個月來,從提倡雲的概念到落實雲的實踐,至今已有豐碩的成果,並獲得不少單位採用,包括台大、成大、中華電信、長榮航空、中鼎工程、數位通、光寶集團、大同世界、緯創科技等等。並在後續的議程中,將陸續分享其成功案例。

DIGITIMES 黃欽勇社長致詞

接著由DIGITIMES總經理暨社長黃欽勇先生,針對「可望可及的雲端商機」議題進行演講。他首先憂心台灣的科技業界,在許多場合下都是在傳遞技術上的細節,而未提到如何去進行的細節,尤其是跨產業的合作部分,如何讓不同的語言產生共鳴,進而達成互蒙其利,尤其如何透過雲端技術來共同創造出更大市場的綜效。

他以Gartner研究總監Steve Cramoysan表示2011年全球整合通信與協作市場達500億美元為例,光這數字是對非ICT產業來說是沒有感覺的(因此若能透過拉攏異業來合作,就能創造出更大市場)。此外,有鑑於世界各國在拓展電子商務與實體通路,以及新的強勢產品(如iPad)在改寫市場的主流下,台灣人要如何因應,才能在商機無限的新時代下脫穎而出。

欲深入雲端 應先了解網路大環境

黃社長表示,在當今「網路與雲端」世代,已經是難以抗衡的趨勢,必須回到基本面,了解網路事業的特質,傾聽客戶真正想要的,才能抓住商機,例如提供Content(內容)、影音服務…等等。

針對經營大環境部分,目前大陸上海和北京共有15家超過10億美元資本額的網路公司,皆無台灣血統,黃社長憂心台灣未來的機會越來越渺茫,因為以台灣的環境,當各廠商只重視製造與代工,抱著投資在硬體設備就馬上要有回收的模式在經營,在比「硬實力」的激烈競爭下,不注重投資在需要長期經營的「軟實力」上,以提供顧客想要的「一次到位的產品與服務」,這樣往往造成廠商與客戶之間的期望有差距,使得硬體產品難以長銷。

他舉例,iPad會橫掃全球不是沒有原因的,蘋果除了銷售好的硬體,也提供好的軟體、數位內容、程式開發平台,滿足客戶所需的完整使用體驗。可惜台灣這邊只談iPad概念股,不像南韓是把iPad當成衝擊,必須全力反擊,因此會出現像是三星這類大公司展開專利訴訟的方式與蘋果對抗!

以數位家庭的客廳商機為例,就有TV Cloud(電視、電影)與PC Cloud(提供各類資訊)的內容服務需求。前者可構成OTT(over the top) Cloud (機上盒連網雲端服務),分別由電視營運商、家電廠商、遊戲機廠商、數位內容供應商來分食,而後者,主要提供各種電腦資訊的,則由PC廠商來分食。若廠商們能夠合作,提供垂直整合的服務,相信商機會更大。

產品差異化 才能抓住雲端商機

黃社長也提到,現今台灣各行業之間的藩籬是非常嚴重的,都太過於Sales Oriented (業務導向),只想到如何將自己的產品賣掉,缺乏讓彼此之間互相感動的條件。在同質產品的競爭下,產品「差異化」才是關鍵,專注於「與消費者」緊密結合的網路架構才能留住客戶的心,讓產品與服務帶來感動。因此台灣優先要做的,就是以ICT環境,創造「2.5級產業」(即介於製造業跟服務業之間的「專業服務業」)的商機。在台灣廠商紛紛砸大錢建構硬體廠房、製造硬體產品之外,也應該改變思維,分配一定程度投資比例在建構自己的軟體與數位內容服務平台,如此台灣才有機會在雲端世代獲得最大的商機。

傳統企業因受限於Computing Power、Database、Know-how等3大資訊架構,如今可以透過雲端將專業智慧整合起來,善用微軟的MCloud、OA Cloud、DB Cloud等工具,達到資本支出極小化、生產力最大化的目標,讓企業更具競爭力。

黃社長以大陸2011年推動的「十二五」計畫,將牽動未來10年的發展,點出台灣須重新定位,成為大陸各省市專業解決方案的提供者。我們已進入21世紀的「大分流」時代,網際網路與新興國家的崛起(例如BRICs),透過自成體系建立了難以比擬的經濟規模。台灣產業可以透過建立B2B2C與B2B且差異化的網路事業,並透過善用雲化的優勢,才能在現今供過於求、全球化競爭的時代下脫穎而出,讓企業的經營能更長長久久。

最後他總結,產業應改變思維,相信Internet帶來的改變並展現新格局,同時發揮終端產品創意,並重視軟體發展,便能掌握雲端架構下的商機,讓電腦展中的顧客觀感從「了無新意」變成「百花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