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端醫療服務與醫療資訊化應用 智慧應用 影音
Event
榮耀會員

雲端醫療服務與醫療資訊化應用

台北醫學大學醫學資訊研究所所長暨台灣醫學資訊學會理事長徐建業
台北醫學大學醫學資訊研究所所長暨台灣醫學資訊學會理事長徐建業

雲端運算目前正從純粹的議題討論,快速進入實用服務的階段,其中最積極的應用之一,就是醫療服務。台北醫學大學醫學資訊研究所所長暨台灣醫學資訊學會理事長徐建業指出,目前衛生署規劃中的「健康雲」中,主要提供預防保健、醫療、復健及後續性服務等功能,但最主要的核心在於醫療資訊的掌握,以便進行健康資料的分析及回饋,才能展現出智慧醫療的最高價值。

徐建業指出,雖然台灣的醫療服務做得相當好,不但國外媒體讚譽有加,而且相對於生活品質而言,醫療支出並不高,但其實過去的醫療並不夠智慧,也因此醫療服務品質其實仍有提高的空間。

首先就健康照護的市場趨勢來看,根據工業局在2005年7月「養生照護產業發展構想」中的報導指出,台灣養生照護產業未來7年投資額估計可達3,500億元,加上行政院經建會所作的人口推估,2008年我國65歲以上人口比率已超過10%,2020年將高達14%,預估至2015年,全球健康照護產業的產值將達5,970億美元,都顯示健康照護市場有很高的市場價值,也是目前導入雲端運算最有希望的醫療服務市場。

但事實上,雖然大多數國人認為健康檢查很重要,但根據媒體調查,真正有做健康檢查的民眾,僅40%,且女性比男性更捨得花錢做健檢,但檢查費用投入仍不夠多。

資策會的調查結果也顯示,有將近6成受訪者表示,未來願意使用網路健康照護服務,但平均每位每月只願意花費187元使用此項服務。徐建業認為,關鍵在於個人認知問題,因為很多人在健康時,不會關心健康照護服務,相對也不願意花費,但只要有一點小病痛,就可能願意花費很多錢。

因此,徐建業建議,未來的雲端醫療產業營運模式,除了應該多強調「健康」,強調相關服務是要維持健康,而不是「照護」。過去是等有症狀時,才思考如何治療,未來的趨勢,應該是設法讓健康狀況持續下去,盡量避免病症發生。

此外,徐建業認為推動智慧醫療產業,需要建立1個系統。目前台灣的健康資訊基礎建設,包括台灣生物資料庫、電子病歷內容基本格式制定、以病人為中心的電子病歷資訊環境、生醫暨臨床資訊整合資料中心等,其實已經有一定的基礎,如何蒐集每個人的電子病歷,然後做有意義的使用,包括重視品質、安全、效率,並打破不均等的現況,都是未來讓智慧醫療環境更臻健全的重要方向。

徐建業指出,電子病歷不能只是用在醫院裡面,如果能讓個人將資料放在雲端加以管理,透過個人化健康資訊整合架構,個人的健康資訊,就可以很快的交換,讓不同的單位加以應用。

而其中所可能產生的效益,包括減少和防止藥品不良事件,減少住院費用,也可降低重複用藥及檢查,節省健保支出,增加用藥安全。而對醫療產業而言,不但可提高效率,增加醫療資訊產業收益,還可因為綠色醫療、無紙化病歷等措施的推動,節約更多的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