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距照護應自然融入人們的生活環境 智慧應用 影音
Event
DFORUM

遠距照護應自然融入人們的生活環境

工業技術研究院生醫所生醫電子與影像技術組副組長施明
工業技術研究院生醫所生醫電子與影像技術組副組長施明

根據工研院IEK-ITIS計畫資料顯示,全世界65歲以上高齡人口數將在2011~2029年邁入高峰,全球預期壽命自1990年至今也大幅增加了6年。而從歐、美、日等先進國家的經驗可得知,在這些高齡人口之中,只有5~10%的比例會遷到養生村、老人住宅中居住,其餘絕大部分的人多還是「在地老化」或「在宅老化」。由於台灣地區的老人住宅數較歐美日等國更少,這股趨勢更是明顯。因此有許多業者一致看好遠距照護市場的前景,認為其未來成長速度將會十分驚人。

但吊詭的是,僅管眾人都認為遠距照護市場的建立是不可避免的趨勢,但在台灣國內市場卻一直無法得到良好的發展。「不斷有業者都投入遠距照護市場與系統的開發,不過沒有聽說有人從這方面真的賺到錢。」工業技術研究院生醫所生醫電子與影像技術組副組長施明認為,除了台灣醫療院所遍佈街頭巷尾的社會生活型態、健保獨大的醫療商業模式設計,以及政府相關法規少人願意出面鬆綁…等因素之外,更重要的是遠距照護器材設計、使用與運作方式的不友善,導致台灣遠距照護市場難以獲得健全發展。

一般來說,遠距照護要先使用置放於照護對象家中的心電圖、血壓計、血糖計、體溫計、血氧計…等醫療器材,讓其於固定時期,以自助方式對身體狀況進行量測,然後再將所蒐集到的各項生理資料,藉由網路後送到遠距照護中心,讓專業醫護人員進行判讀,以便對做出即時的疾病預防與診治處理。施明說:「除非年長者願意持之以恆,每天配合定時使用儀器進行量測,這套體系才有辦法運作。」由於醫療器材的操作使用通常都很麻煩,而且定期量測也會嚴重地改變人們原有的生活習慣。「在日久生厭的情況下,這種遠距照顧模式已註定是要失敗。」

施明說:「改善方式,是要讓遠距照護器材自然而然地融入到居家環境之中,並且能夠在不改變年長者的生活方式的前提下,偵測並蒐集遠距照護所需要的心跳、呼吸、體溫…等各項生理資訊。」而這也表示有志於發展新一代遠距醫療照護器材的業者,其儀器產品需要具備非接觸式、微型化、容易使用、高性價比及外觀採流行方式設計…等特性,才有可能為年長者所接受。舉例來說,為了避免醫療設備的損壞,或因經常更換設備電池所帶來的麻煩,反而造成老人家的不便與排拒心理,業者在設計產品時,即應將低耗能?長壽命的特性納入考量的範圍。

目前業界根據上述原則所發展的各種不同類型遠距照護器材,已經有部分成果的出現,如新一代的非接觸式ECG電極片,其大小及厚度各僅約1個與3個5元銅板,而Kai Sensor公司所開發的KMS 200,則使用MIMO微波杜普勒雷達技術,量測人體的胸部起伏變化,並能夠在數百英呎外,同時量測數個目標對象的心跳與呼吸狀況。「該公司於2008年,也因此贏得1座Frost & Sullivan創新發明獎。」至於在非侵入式血糖檢測部分,有多家廠商採用感測表度電位變化、近紅外線量測技術、超音波?導電度?熱能量測技術、螢光光譜偵測真皮生物標記等方式進行產品發展。施明表示:「進度最快的,近幾年即可望於歐盟上市。」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