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人口移居都市 智慧交通建設迫在眉睫 智慧應用 影音
Microchip Q1
Event

大量人口移居都市 智慧交通建設迫在眉睫

智慧交通暨車載資通訊論壇貴賓由左至右分別為:資拓宏宇 蕭偉政副總經理、OpenData聯盟 彭啟明會長、研華科技蔡淑妍副總經理、資策會智通所 馮明惠所長、經濟部技術處 張嘉祥科技專家、景翊科技 陳奕廷總經理、IBM大中華區智慧城市首席規劃師 岳梅櫻博士。
智慧交通暨車載資通訊論壇貴賓由左至右分別為:資拓宏宇 蕭偉政副總經理、OpenData聯盟 彭啟明會長、研華科技蔡淑妍副總經理、資策會智通所 馮明惠所長、經濟部技術處 張嘉祥科技專家、景翊科技 陳奕廷總經理、IBM大中華區智慧城市首席規劃師 岳梅櫻博士。

在智慧城市的建構中,智慧交通扮演城市連結骨幹的重要角色;就智慧城市的各個層面而言,交通建設的成效也是最容易讓民眾生活有感的。因此,資策會日前於2014智慧城市展中,特別舉辦「智慧交通暨車載資通訊論壇」,會中邀集來自OpenData聯盟、景翊科技、資拓宏宇、研華科技、資策會智通所及IBM的專家貴賓,為產業界分析如何利用 Open Data、巨量資料及雲端技術,實現更有創意的車載應用,以及如何利用智慧車載技術實現智慧城市願景。

此次論壇活動由經濟部技術處、經濟部車載資通訊產業推動辦公室(TPO)指導,經濟部技術處顧問張嘉祥特別親臨現場致詞,他表示車聯網就是要構建一個智慧交通網路,愈來愈多車廠也紛紛投入相關領域研究與開發。由於行動應用處理器技術進步,加上4G將提供高速無線傳輸,且透過成熟的雲端運算能力,將解決過去汽車嵌入式處理器運算能力問題,透過4G的快速上傳速度,可蒐集大量的用戶數據,通過分析得來的數據,可以得出用戶在車內駕駛習慣、選擇偏好等各種極有價值的信息。讓汽車不再是資訊孤島!

資策會智通所所長馮明惠則強調,隨著全球大量人口移居都市,都會區所面臨的挑戰越來越多,城市的穩定運作需仰賴包括車載資通訊在內的許多智慧技術,而其間將產生極為龐大的經濟效益,台灣產官學界需積極跨界合作,以差異化解決方案在市場競爭中站穩腳步。

利用Open Data 開發創新應用

差異化解決方案的打造,與Open Data的巧妙應用息息相關,然而天氣風險管理公司創辦人,同時也是台灣Open Data聯盟會長的彭啟明博士,在他的演說「台灣民間Open Data 聯盟發展新契機」中直言,和國外相比,台灣符合 Open Data 精神的公司實在是太少了,大部分單位及公司並無法掌握Open Data的真髓,多認為開放資料不過是另一種資料延伸服務。再者,政府開放資料不足,企業即使有心利用,也找不到資料可用,徒然落入「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困境。

然而,僅僅就交通領域而言,若能利用Open Data來節省旅行時間並提高生產力、提高大眾運輸工具與物流效率、調整火車、公車的時間表以符合需求,並以業界標準將流程最佳化等,諸如此類利用Open Data所打造出的交通運輸效益,估計每年就可創造新台幣7200億~9200億的產值。

因此他呼籲政府積極解決資料開放授權、資料開放種類以及資料品質及時效等相關問題,讓業界能廣泛利用開放資料,醞釀出創新應用,他強調,開放資料是一種文化及生活方式,政府部門主管需要有正確認知,台灣Open Data的開放速度若不加速,恐將導致軟體產業嚴重落後。

開放ETC資訊 應用更多元

針對彭啟明會長提出的台灣 Open Data發展現況觀察及對政策的呼籲,景翊科技總經理陳奕廷也頗有同感,他同時也是台灣車載資通訊產業協會(TTIA)理事,在「應用交通與觀光Open Data,實現我的創意商機」此一議題中,陳奕廷指出,就廠商的期待而言,更多的資料開放可創造更多的加值應用及創新商機,而對資料來源單位而言,資料開放能創造更多加值應用服務,且透過更多的資訊應用能讓更多人享受資料開放的好處,進而增加民眾對政府的好感,這樣的雙贏何樂不為。

事實上,台北市推動的「臺北市政府資料開放平台」已有近160項資料開放供民眾下載使用,以公車動態資訊為例,至2013第三季為止,共計有120個加值申請單位,相關應用程式(APP)及服務超過60個,為交通運輸帶來極大的便利性。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陳奕廷並特別介紹「Waze GPS地圖與交通社交APP」,這個應用程式的使用者可與當下鄰近地區的駕駛即時交換交通相關訊息,提供語音導航與重新規劃路徑功能,讓用路者可清楚了解各時段最佳路徑。在西班牙, Waze的社群集體力量,甚至創下四天內更新西班牙地圖的紀錄。

資訊的力量如此強大,陳奕廷認為國道電子收費ETC應有更廣泛的應用,包括停車場管理與收費、救護車及消防車優先通行機制、即時天氣與交通通報車主機制、道路大客車即時監控等,他強調只要資訊能夠公開,廠商就能提出更多的創意應用。

建立開放平台 採用統一標準

資拓宏宇副總經理蕭偉政在「交通資訊 Open Data 規劃與平台技術探討」議程中,則指出台灣目前的交通資訊服務仍有許多缺失,包括民眾無法從單一網站查詢獲得全台完整的交通資訊,以及路況資訊分散無法有效整合等,且業者加值不便,無法加速國內Telematics產業發展。

針對這些問題,他認為單一窗口、統一標準的資料介接雲端服務是釜底抽薪的解決之道,因此他建議相關單位及業者在Open Data平台的建立上,應採用開放式平台架構,以利系統擴充,另外還須遵循相關國際標準,如此才能提高平台的互通性。再者,提供完整的API以利資料的有效存取;維持資料存取的易用性及穩定性;系統具備使用反饋功能等,都是成功建構Open Data平台的要素。

在「車載資通訊共通平台之展望」議程中,資策會智通所車載資通訊平台與推動中心主任劉培森也指出,車載雲端共通平台的發展目標,就是要建立共通資訊標準格式及共通資訊服務平台,如此才能促進強化整體產業發展及滿足廣大民眾需求。

他強調車載資通訊車端共通平台將從封閉邁向開放,跨界合作及創新應用服務將快速增加。例如,2014年1月Google已與通用汽車、本田、奧迪、現代和 NVIDIA 共同成立「開放汽車聯盟」(OAA, Open Automotive Alliance),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大陸及台灣汽車廠商也成立了「車端應用發展平台」。此外,結合政府Open Data及產業協會等能量,台灣也正在積極發展各項車載資通訊雲端共通平台系統與服務,包括圖資雲、交通雲、觀光雲等,另外也積極推動TMC及TPEG產業標準與服務平台等,這些都有助於智慧交通的進一步發展。

商機龐大 產業合作前進

在研華及IBM的演說中,兩家公司都一再強調智慧城市的應用相當廣泛及多元,非少數業者所能應付,因此非常歡迎相關業者能加入合作行列,一起搶佔相關商機。誠如研華副總經理蔡淑妍所言,智慧交通商機無限,且隨著全球積極建置交通基礎設施,例如歐盟的泛歐交通網(Ten-T)計畫,以及中國大陸的鐵路建設計畫,規劃在2011年至2015年投入人民幣3萬億的經費,於2020年前興建完成10萬公里的鐵路,可以預見相關市場蘊含無限商機,這些都是台灣業者的機會。

研華科技協理林威佐則強調,許多智慧交通解決方案並非存在於「明日」,而是發生於「今日」,也就是說許多智慧交通技術已在實際運作中。分布於全球各地,研華的工業電腦已獲得全球許多交通運輸業者的青睞,接下來研華希望能結合台灣業者,例如胎壓偵測器、攝影機、感測器供應商的力量,共同登上這個舞台。

IBM大中華區智慧城市首席規劃師岳梅櫻則強調,以她在中國大陸推廣及規劃智慧城市的多年經驗指出,欲進軍中國大陸市場,絕對要注意系統承載量的問題,也就是說,在中國大陸所要處理的資訊量可能是台灣的數十、甚至是數百、數千倍之多,稍一不慎便可能發生「當機」問題。她也強調智慧交通非單一廠商可獨立建置,需透過產業整合與完整的基礎建設,而她觀察到台灣已有許多優秀的技術及完整的解決方案,可在廣大的大陸市場有所發揮。

隨著人口的不斷增加,估計在2050年之前,全球人口會成長至96 億,且其中70%會集中於都會區,可以想見屆時的大量交通運輸問題,唯有仰賴不斷進展的高科技才能解決,這些都有賴包括台灣廠商在內的全球業界攜手合作,共同為打造智慧城市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