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東先進纖維活用TIBCO資料分析工具 流暢推進智慧轉型步伐
舉凡工業4.0、智慧製造及數位轉型,皆是現今製造業奉為圭臬的顯學,連帶讓人工智慧(AI)、機器學習(ML)躍為熱門科技。隸屬遠東集團的遠東先進纖維公司,儘管因製程成熟、良率已高,未必適用一般製造商定義的創新劇本,但依然清楚設定自己的轉型目標與節奏,並選用TIBCO一系列智慧型資料分析工具,逐步將各個計畫付諸執行,因而創造不俗的轉型成效。
2021年出任遠東新世紀化纖總部智能資訊部協理的林偉仁,先前在遠東先進纖維服務長達20餘年,曾參與製程控制系統整合、設備維護等重要工作,後來出任營運協理一職,肩負廠區營運管理重任,帶領整廠一步步打好數位轉型基底。
林偉仁認為,企業要做數位轉型,須先練就兩大基本功,一是資料整合,二是可視化分析加上簡單AI建模,一旦修煉純熟了,才能進一步淬鍊更精進的AI模型與演算法,繼而落實邊緣運算,甚至還需要搭配一個能讓模型不停循環進化的機制,讓老師傅的智慧結晶徹底嵌入系統,確保生產過程的品質水準持續改善。幾經審慎遴選,遠東先進纖引進TIBCO的Data Virtualization、Spotfire,藉以推動營運資料的虛擬化及可視化。
藉資料虛擬化 迅速整併各環節數據
遠東先進纖維身處化纖產業上游,發展歷程十分久遠,不管在製程穩定性、產品良率均已達到頗高水準,數位升級空間相對有限。因此林偉仁將數位轉型的命題,設定在具有更大進步空間的生產品質之上,一方面要讓品管抽取的樣本數貼近母體、降低品質風險,二方面把老師傅經驗嵌入系統,時時刻刻提醒大家維持正確的操作邏輯。
為實現兩大願景,遠東先進纖維需要選定適當工具、佈建必要的基本功。首先針對資料整合,考量化纖製程下有著許多獨立控制系統,有的奠基於老舊封閉架構,有的立足在開放架構。
要想集中統整新舊系統下的龐大數據,其中一種方法就是建立資料倉儲,但創建過程需耗時3~5年,可謂緩不濟急;於是另闢蹊徑轉而借助TIBCO資料虛擬化工具,透過建構虛擬數據模型方式,快速將來自不同製程控制系統、或SAP ERP的資料彙集至單一數據平台,利用最短時間實現猶如資料倉儲一樣的功效。
此外林偉仁認為Data Virtualization尚有許多值得稱許的亮點,譬如提供權限分工機制,讓各系統的Owner能依據前端應用工程師的需求,僅精準發布必要資料、而非供應全部資料,將機敏數據外洩疑慮降至最低。與此同時,應用工程師只需憑藉單一介面,無需反覆登入登出眾多資料庫系統,即可一次採集所需之全部資料。
不需繁複編程 實現可視化分析
接下來的關鍵。就是尋求一套使用流暢、Zero Coding的可視化工具,讓真正具有Domain Know-How的同仁,不需依賴IT人員或資料科學家協助,即可像操作Excel般,自行完成大數據的可視化分析、轉化為儀表板圖示呈現,不僅如此還能一氣呵成完成商業智慧應用開發,乃至生成簡單AI模型。
經過遠東先進纖維評估,在眾家可視化工具中,唯有TIBCO Spotfire兼具前述種種優勢,因而在2018年間啟動採購專案,同步引進Data Virtualization、Spotfire兩項產品。
如今遠東先進纖維可透過Data Virtualization彙整大數據,接著由具有Domain Know-How的人員操作Spotfire,藉以找問題、看問題、分析問題,甚至嘗試在0.5~1小時內建構簡單模型,讓團隊共同檢討解決問題的大方向是對是錯,確認無誤後,再委由IT或資料科學專家協助發展更深層的演算法。
「簡單的模型,僅用於確立大方向,還不算是『活的AI』,尚無法像人一樣,可透過持續的學習來提升智商,」林偉仁說,因此遠東先進纖維設定的轉型戰略,還有第三部曲、第四部曲,先透過不同演算法找出相對精準的模型,接著將模型部署到邊緣,像老師傅般不停做即時判斷、提醒生產單位的同仁有無錯誤操作外,另外也會繼續啟動PDCA循環,用Data Virtualization串流新數據、用Spotfire獲得新啟發,回過頭來促成模型不斷優化,營造有生命的AI。
展望後續第三步、第四步,遠東先進纖維正在與TIBCO密切討論,考慮引進TIBCO Statistica,利用這套既無需Coding、又融合諸多AI/ML演算法的數據科學軟體,用以生成精準預測模型;另考慮引進TIBCO Streaming,藉以建立即時邊緣運算環境,搭配預測模型,持續在營運現場執行串流數據分析與判斷。
自2020年第2季進入疫情爆發期以來,遠東先進纖維充分善用Data Virtualization與Spotfire,有效監控並修正各單位的成本撙節執行力,得以從容因應訂單銳減的艱困期;到了下半年,則預先洞察疫情漸趨和緩的跡象,及早展開原物料準備,因而歡喜迎接後續市況翻轉的成果,使全年保持盈餘,智慧轉型的功效可見一斑。
- 2022智造轉型大調查(上)系統整合與人才成首要課題、ESG列升級目標
- 2022智造轉型大調查(下)遠端辦公、備份備援為製造業首要雲端應用
- 宏庭科技協助公部門發展與數位轉型
- 經濟逆風徒增客戶壓力 雲端業者下調業績展望
- F5 rSeries新平台實現基礎設施的自動化與未來化
- 少子化趨勢無可逆轉 產業用人策略應全面檢討
- 企業最缺的DX人才 商模、策略和數據能力須兼備
- SEMICON Taiwan首度推出全球汽車晶片高峰論壇
攜手經濟部鏈結台灣及全球車用半導體與汽車產業生態圈 - 扶田資本攜手FoodTech新創共同推動餐飲革命
- 勤業眾信:迎向2023 七大關鍵助生命科技產業嶄頭角
- 遠景科技與WPI世平興業攜手拓展亞太區物聯網市場
- Google Cloud台灣雙引擎 助攻淨零及數位轉型
- 加速藥物開發 疫後生醫數位化新浪潮襲來
- 迎接ESG趨勢 打造安全永續 高效節能的資料中心
- 企業是新創生態系的必要角色!尋求第二成長曲線 外部創新為最上策
- 台灣牙e通發展AI輔助醫療系統有成 推動牙醫診斷服務再進化
- 價格差更要進場 緯創創投瞄準3大方向
- 企業IT投資躍升 訂閱制改變傳統製造採購行為
- 數位浪潮來襲 有效運用統計軟體讓企業發展更快速
- 消費者如何獲得所需的HDMI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