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線x Zoom x Poly 助企業無懼疫情維持緊密協作 
疫情對生活型態帶來巨大影響,,更讓WFH(Work From Home)演變為新常態,企業因應後疫情時代的數位轉型需求,開始建構新的營運模式,混合辦公可協助企業更靈活維持業務運作,視訊會議逐漸取代傳統會議,不但降低群聚風險,亦使企業決策不受時間與空間影響。
因此企業在選用協作工具時,不但要考量便利性,也要確保員工不管在遠端工作、辦公室上班,皆能享有一致性操作體驗。
面對企業客戶對視訊會議的需求遞增,第一線(DYXnet)去年(2020)成為Zoom在台灣的官方經銷商,為台灣企業客戶提供一個易於部署、可靠創新,結合高畫質視訊、語音會議、電話、網路研討會和聊天等功能的統一通訊平台。
日前第一線更攜手國際視訊設備大廠Poly,聯手舉辦「迎接新型態混合工作模式」線上直播論壇,以「疫起拼轉型」為訴求,期望引領企業善用優質的視訊會議及協作工具,協助企業持續優化營運效率。
活用Zoom平台 滿足各種遠距互動需求
第一線台灣區售前技術經理胡大偉率先登場,闡述如何借助Zoom雲端視訊平台,協助企業輕鬆跨越雲和地、有效駕馭混合工作模式。
他引述Gartner最新報告指出,預估到2024年,企業僅剩四分之一會議在現場召開,足見遠端視訊會議為不可逆的辦公趨勢。在此趨勢下,企業一方面需要慎選視訊方案,另一方面亦須思考現有的舊型視訊設備,如何整合新型態的視訊會議平台。
Zoom連續5年位居Gartner魔術象限的領導地位全因Zoom以使用者導向為設計初衷,具備直覺、易用、穩定、功能強大等優勢。綜觀Zoom功能面,涵蓋六大項,除為人熟知的個人型通訊軟體、商業用通訊軟體外,還提供網路研討會、會議室型軟體視訊(Zoom Rooms)、H.323/SIP橋接器及客製化開發等豐富機能。
值得一提,Zoom不僅著重視訊基本功能發展,也支援多種遠距溝通應用情境,舉凡線上教育訓練、檔案與白板畫面分享、切分討論群組、雲端錄影,甚或像是類似pcAnywhere的遠端支援功能,乃至深受廣大用戶讚譽的畫廊模式、沉浸式畫面、虛擬背景、視訊濾鏡、美顏模式、PowerPoint背景模式等,Zoom都能支援無虞,藉此形塑一站式視訊體驗。
「更重要的,Zoom內部在2020年貫徹執行『90天安全增強計畫』,匯聚業界所有資安功能,得以展現勝過一般競品的會議安全性,」胡大偉說,Zoom不論在會前、會中、會後皆設置完善保護機制,讓用戶再不需擔心有不速之請闖進會議或分享不當內容,也能善用浮水印功能,遏阻會議影片不當外流。
寶工實業借助Zoom 強化內外部協作效率
本次論壇特別邀請第一線客戶寶工實業資訊部主任吳承澔,分享如何利用Zoom強化內外部協作效率。吳承澔指出,寶工在台灣、上海兩地設有營業據點,因而極需引進一套可讓兩地經銷商同時開會的視訊軟體,經審慎評估後決定導入Zoom方案。
他接著說,當初評估重點有四,一是方便,讓所有人不需透過複雜方式即可加入會議;二要有穩定會議品質;三必須支援多樣化的加入會議方式;四能使寶工與全球用戶順暢互動、毫無阻礙。Zoom是少數符合四要件的平台,就連寶工的老闆,都盛讚它是有史以來最易上手的3C軟體。
此外Zoom App的界面簡單易用,甚至當多位使用者同時在外與會,還能透過免持擴音功能,讓大家共同參與會議,且效果清晰、有效過濾環境雜訊,讓行動工作者享有便利體驗。而寶工啟用Zoom迄今,始終維持穩定流暢的體驗,每天靠它舉行眾多會議,同仁對它的依賴度愈來愈高,堪稱完美投資。
Poly完整產品布局 支援從居家到公司工作情境
Poly解決方案架構師Jack Chien擔任壓軸講師,述說Poly如何整合Zoom,協助用戶迎向從居家到公司的全方位工作新常態。他表示,針對WFH居家辦公情境,若偶爾需要開會,Poly提供Sync系列Speakerphone無線藍牙耳機等簡易方案。
若需頻繁參與會議,在家與在公司辦公幾無差別,Poly提供Studio P5/P15/P21 視訊會議機、Voyager Focus UC 2無線耳機等專業配備。待日後疫情解封返回公司,可利用Zoom Rooms於會議室參與會議。
談及Poly與Zoom結合的獨特之處,包括Poly的鏡頭蘊含AI智能,故可搭配Zoom的Multiple Streams功能,支援Zoom在不久前發布的Smart Gallery新模式,能夠營造畫廊效果,使遠端與會者清楚看到本地會議室多位成員,實現面對面會議體驗、增進彼此協作效率。
不僅如此,截至目前Poly CCX全系列桌上型電話都可註冊Zoom Phone,便於使用者透過桌機快速啟動Zoom視訊會議,並借助電子黑板深化協作體驗,還可一併藉此撥打PSTN電話。
第一線、Zoom及Poly強強聯手,借助Zoom優質視訊會議平台及Poly一體式視訊裝置,足以確保人們不論在公司內外參加會議,皆能維持一致體驗,形塑最理想的混合工作模式。
- 2022智造轉型大調查(上)系統整合與人才成首要課題、ESG列升級目標
- 2022智造轉型大調查(下)遠端辦公、備份備援為製造業首要雲端應用
- 宏庭科技協助公部門發展與數位轉型
- 經濟逆風徒增客戶壓力 雲端業者下調業績展望
- F5 rSeries新平台實現基礎設施的自動化與未來化
- 少子化趨勢無可逆轉 產業用人策略應全面檢討
- 企業最缺的DX人才 商模、策略和數據能力須兼備
- SEMICON Taiwan首度推出全球汽車晶片高峰論壇
攜手經濟部鏈結台灣及全球車用半導體與汽車產業生態圈 - 扶田資本攜手FoodTech新創共同推動餐飲革命
- 勤業眾信:迎向2023 七大關鍵助生命科技產業嶄頭角
- 遠景科技與WPI世平興業攜手拓展亞太區物聯網市場
- Google Cloud台灣雙引擎 助攻淨零及數位轉型
- 加速藥物開發 疫後生醫數位化新浪潮襲來
- 迎接ESG趨勢 打造安全永續 高效節能的資料中心
- 企業是新創生態系的必要角色!尋求第二成長曲線 外部創新為最上策
- 台灣牙e通發展AI輔助醫療系統有成 推動牙醫診斷服務再進化
- 價格差更要進場 緯創創投瞄準3大方向
- 企業IT投資躍升 訂閱制改變傳統製造採購行為
- 數位浪潮來襲 有效運用統計軟體讓企業發展更快速
- 消費者如何獲得所需的HDMI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