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自身優勢化為整體解決方案 中光電讓智慧製造落地成真
數位化浪潮席捲全球產業,智慧化成為製造業永續經營最重要的策略,中強光電深耕光電領域,高品質影像產品廣受市場肯定,除了持續強化此領域的布局外,該公司在生產方面也有其獨到之處,不僅在自身工廠內導入智慧化系統提升生產良率與效率,也將這些系統轉化為智慧工廠、智慧倉儲物流、工業AI、全自主智慧搬運與工業互聯網私有雲等不同解決方案,全方位協助製造業者順利完成智慧數位轉型。
中光電智能感測總經理吳名清表示,為了提供製造業者更全面的智慧化方案,中強光電在中光電智能機器人子公司以外,另外成立了中光電智能感測與中光電智能物流二家子公司,並透過自家企業整合IT與OT兩大系統的經驗,打造中控戰情系統,虛實整合端跟雲資訊,實現生產最佳效率。
吳名清進一步指出,智慧製造架構可粗分為感測、通訊、雲端與應用等四層,其中感測層是啟動整體系統的第一步,負責擷取製造現場設備的數據,再透過通訊技術傳送到後端。
不過由於第一線設備的數據量龐大,全面擷取到後端將會造成通訊頻寬與後端運算平台的沉重負荷,對此中光電智能感測藉由在此領域的專業推出「Jupiter工業設備檢測方案」,在設備端先一步篩選有意義的數據,提升整體架構的運作效率。
該方案的MEMS震動感測器係以薄膜壓電技術開發,具有體積小、儀器級高精度,以及對溫度/應力抗干擾等性能優勢,再結合邊緣運算機邊盒與AI演算法,可提供客戶完整工業AI解決方案,有效地完成產線預警與預兆維護的任務。
此外,台灣有許多精密加工業產線,高度仰賴老師傅的經驗製作超高精度產品,但新一代青黃不接,公司技術傳承面臨極大的挑戰。中光電智能感測與客戶合作,成功將老師傅的經驗內化,轉換成內建AI演算法的智能解決方案,用量化的數據指標來解決客戶人員經驗不足與產能擴充問題。
在智能機器人部分,無人機與AMR(Autonomous Mobile Robot)全自主移動平台,在工業領域被視為智慧化的重要智能終端,中光電智能機器人總經理姜皇成表示,該公司布局中的AMR叉車及搬運車,具有內建AI功能的IPC運算平台、2D/3D SLAM先進導航技術、AI視覺辨識、自製運動控制以及馬達驅動器動力模組等核心技術,已最佳化整合成為全自主智慧搬運解決方案,具備全自主導航功能,並有3D高精度地圖,精準定位高達+/-10mm,不須另外施工設置外在感測器、barcode二次定位標籤等設備,讓生產動線的規劃更具彈性。
此一AMR叉車與搬運車也能自主智能避障,遇到人或障礙物能自動停止,等障礙物移除後,自行啟動繼續執行任務,滿足無人化的應用需求。同時可在室內與戶外之間運作,不受外界自然光線影響,相當適合物流倉儲等大範圍空間業者使用。
目前中光電自主移動機器人已在台灣許多不同應用領域的製造業及物流業中展開實際商業運作,其中於南部某Tier 1電動車供應鏈大廠已導入中光電AMR叉車,從室內到室外跨越兩座大面積廠區,路程中經過馬路時,會判斷是否有移動的車輛或人物,自主搬運載滿2公噸金屬的籠子並精準堆疊,成功節省客戶工廠人力。
在企業管理端,中強光電已導入完整ERP, APS, PLM等IT系統,而為了精準掌握生產製造現場動態,在工廠端也建置完成機器振動感測、設備數據聯網、全自主移動機器人等OT終端設備,近期中強光電整合這兩大系統,並將物流納入,打造出貫通人、機、料、法、環五大環節的CiLS數位管理平台,中光電智能物流數位長葉坤杰表示,此架構從底層的邊緣運算、PaaS到上層的SaaS等雲端平台一應俱全,可依據製造業的實務需求,建構合適的智能方案。
該公司AI技術團隊已協助台灣數家大型半導體建構智慧感測裝置,透過此解決方案擷取既有OT終端設備的數據,並與IT系統垂直整合,打造製造監控決策平台。
葉坤杰最後指出,不同製造業者的生產製程、企業流程差異極大,因此製造系統的客製化需求相當高,中光電智能物流無論是新廠的整廠智慧解決方案導入,或是既有廠房的擴建與升級,均可提供完整且專業的服務,協助業者彈性規劃系統,順利啟動智慧數位轉型。
- 2022智造轉型大調查(上)系統整合與人才成首要課題、ESG列升級目標
- 2022智造轉型大調查(下)遠端辦公、備份備援為製造業首要雲端應用
- 宏庭科技協助公部門發展與數位轉型
- 經濟逆風徒增客戶壓力 雲端業者下調業績展望
- F5 rSeries新平台實現基礎設施的自動化與未來化
- 少子化趨勢無可逆轉 產業用人策略應全面檢討
- 企業最缺的DX人才 商模、策略和數據能力須兼備
- SEMICON Taiwan首度推出全球汽車晶片高峰論壇
攜手經濟部鏈結台灣及全球車用半導體與汽車產業生態圈 - 扶田資本攜手FoodTech新創共同推動餐飲革命
- 勤業眾信:迎向2023 七大關鍵助生命科技產業嶄頭角
- 遠景科技與WPI世平興業攜手拓展亞太區物聯網市場
- Google Cloud台灣雙引擎 助攻淨零及數位轉型
- 加速藥物開發 疫後生醫數位化新浪潮襲來
- 迎接ESG趨勢 打造安全永續 高效節能的資料中心
- 企業是新創生態系的必要角色!尋求第二成長曲線 外部創新為最上策
- 台灣牙e通發展AI輔助醫療系統有成 推動牙醫診斷服務再進化
- 價格差更要進場 緯創創投瞄準3大方向
- 企業IT投資躍升 訂閱制改變傳統製造採購行為
- 數位浪潮來襲 有效運用統計軟體讓企業發展更快速
- 消費者如何獲得所需的HDMI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