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通訊技術讓城市更具智慧 智慧應用 影音
hotspot
DForum0515

資通訊技術讓城市更具智慧

  • DigiTimes企劃

中華電信台灣北區電信分公司 總經理 涂元光
中華電信台灣北區電信分公司 總經理 涂元光

環顧20項全球大趨勢,位居榜首的「城市化」,將是人類無可迴避的重大課題。以台灣來說,城市是60%人口的家,它集結了文教、商業、政治、公共設施等多元機能,是經濟的動力,充滿了無窮機會。

然而中華電信北區電信分公司總經理涂元光認為,隨著人口的增加及生活水平的提升,如今的城市,也面臨了前所未有的環境與社會問題,譬如噪音、治安、道路壅塞、廢棄物等等。

涂元光指出,包含個人、政府、產業等三大角色,對於智慧城市的需求與認知,往往不盡相同。如個人(或居民)為「生產消費者」,總是期望獲得更好的服務、便宜的費用,終至帶來更佳的生活品質;至於政府是智慧城市的「價值創造者」,其目的在於提升市民生活品質、降低服務成本,及永續發展;而在產業方面,則藉由服務與應用的推出,藉以呈現價值、增裕營收、提高生產力。

在此前提下,理想的智慧城市,即是在上述三大角色的中間,透過合作、創新與商業模式形塑出一個好的體系,使得各項智慧化機能得以持續不斷地運轉。而構成智慧城市的8大要素,即分別為政府、商業、建築物、能源、IT、交通、都市規劃,以及居民。

涂元光指出,藉由ICT技術的應用,無疑是觸動創新、商機、市場、產品等活水,打造永續發展模式之重要關鍵。他進一步解釋,以物聯網為例,其透過眾多感測元件的建立,輔以愈趨便利的行動裝置,再結合車輛探偵設備、行動基地台,便可擷取到諸如通信型態、服務種類、行車速度、乘客數量、通話時間、環境數據、使用型態、圖資、路由等大量的即時資料,而這些細微的數據,一旦經過分析與萃取,就能從資料昇華成為資訊,終至演化成為智慧,藉著諸如規劃基礎建設、改善交通服務、降低政府服務成本、加速事件反應速率等目標的實踐,適切地滿足使用者的需求。

所謂智慧應用服務,範圍其實相當之廣,舉凡交通、飲食、天氣、觀光、文化等項目,抑或諸如2017世大運等賽事,通通皆可被納入其間。以交通而論,透過探偵車資料、GPS資料之彙集,接著採用智慧服務平台的路段對應、路徑選擇、時速演算等功能模組,便可產出速度資料,從而以交通資訊圖台的呈現方式,好讓用路人一目瞭然,藉以推估當下從一地走向另一地所需花費的時間,或者預計乘坐的公車,將會在何時過後抵達站牌。

而在飲食部分,透過例如智慧型手機AR導航軟體之智慧服務平台,當使用者拿起智慧型手機,對著街景按下特定APP,旋即獲得實境導航、店家資訊、店家方位等豐富資訊或功能。至於觀光,類似像MOTA趣遊台北地圖、數位商城(數位商品)等智慧服務平台,都是很典型的例子。

涂元光表示,由ICT技術所孕育的智慧應用服務,其實還有更為寬廣的運用空間,與民眾生命或財產安全至為相關的防災,即為一例;一個完整的防災應用價值鏈,從前端到後台,依序可能是汛洪監視器(或土石流監視器)、監測中心、智慧防災應用平台、防災通報系統,再加上賴以執行防災通報的寬頻網路,在在都是不可或缺的要素,這些元素的組合,以往即在凡那比颱風(2010年9月)等案例,發揮莫大效益。

在凡那比颱風來襲前夕,便是借助智慧服務平台,分析出位在當時高雄縣的災害危險區,進而主動傳簡訊給用路人,主動語音通知當地民眾、並勸導居民疏散撤離之必要;影響所及,2小時內成功傳送警示簡訊達1,530萬筆,並於台20線撥出1,900通市話(接通率50%)、21線撥出1,500通市話(接通率54%),最終很幸運的,該區並無人傷亡。

由此觀之,藉由智慧應用服務的整合運用,必將使得上述所指的不同角色-個人、政府產業,皆能夠因為參與而受惠,擷取到不同的價值。譬如政府,一方面可如願提升運作效率,藉此帶出社會利益及高品質服務,另一方面,也可憑藉足以讓產業、民眾聽得懂的語言,描繪出令人嚮往的智慧生活願景。

總括而論,善用資通訊技術,可讓資料轉換成為有用的資訊,亦可讓資訊加上智慧化,終至使得生活更加美好;涂元光同時認為,不妨可從滿足城市居民的需求作為出發點,再結合產業與政府的發展前景,將可望使城市更有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