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傳輸效能與電源管理優勢的USB 3.0介面設計 智慧應用 影音
工研院
ADI

強化傳輸效能與電源管理優勢的USB 3.0介面設計

USB 3.0主控晶片可以達到較舊式介面設計更具效率的電源應用形式。renesas
USB 3.0主控晶片可以達到較舊式介面設計更具效率的電源應用形式。renesas

USB(Universal Serial Bus)可以說是目前使用最普遍的傳輸介面之一,在因應外接產品的效能升級需求,USB 3.0版本相較2.0版本有10倍以上的效能提升,而以往USB 2.0版本的電源管理設計方向,也在新版3.0規範中進行了多項強化...

USB介面在各式應用設備相當常見,USB介面除了用來作為傳輸資料的橋樑,透過USB讓終端裝置取用Host設備電源進行產品充電,也是相當重要的一項應用形式,呼應Universal Serial Bus的「Universal」應用形式,最佳的介面設計應該不管是在傳輸或是電源傳送方面,都能達到最佳化的設計,才能滿足USB的應用需求。

USB 3.0介面具回溯相容設計,同時壓低裝置與Host端的功耗。

USB 3.0介面具回溯相容設計,同時壓低裝置與Host端的功耗。

針對硬式磁碟機或是高耗能外接設備,USB 3.0介面可以供應更充沛的電力。(Seagate)

針對硬式磁碟機或是高耗能外接設備,USB 3.0介面可以供應更充沛的電力。(Seagate)

USB 3.0自規格底定後,介面設計又有Superspeed USB稱號,在USB 3.0介面最吸睛的改變項目即自原有480Mbit/s提升為5Gbit/s!USB 2.0介面僅有5V/500mA的單埠輸出能力,規格大幅提升之後,USB 3.0對於外部裝置的驅動能力具有更多優勢。

尤其是傳輸效能大幅強化,在控制晶片方面,為達到高速傳輸的功能,晶片的功耗肯定面臨更多設計挑戰,如何在維持高速傳輸的同時,維持最佳化的電源功耗表現,是目前USB 3.0產品設計的最大困難點。

為了達到目前行動裝置對於運行功耗的極致要求,USB 3.0 Promoter Group制定標準,已針對高頻傳輸造成的功耗問題,必須達到的電源效率,與USB介面回溯相容的要求,進行諸多改善。

USB 3.0高效傳輸、耗電表現更低

基本上,USB 3.0應用設計的最大改善,是比USB 2.0更優異的電源效率升級設計方案,3.0介面可有助於系統裝置達到更優異的電源管理品質,例如,新規格在開發應用時,已有多項技術作法可以減低產品功耗。原有在USB 2.0設計中,主機(Host)端控制晶片,會採取連續性的輪詢樹枝狀結構,依序輪詢各個銜接裝置狀態,檢查這些接續裝置是否有傳送資料至主機系統的使用需求,而採行裝置輪詢機制也代表著銜接的所有裝置必須處於可運作型態,同時必須維持可持續傳輸資料的運行狀態。

在USB 2.0的傳輸機制下,即使接續的相關裝置都處於無資料可傳輸的狀態,整個系統架構仍需對主機(Host)系統詢問傳輸無資料回應(Negative AcKnowledge;NAK)狀態,但整個運行過程即便沒有傳遞資料,系統仍須為了維持USB 2.0連接裝置運行,讓整個系統持續耗用電力,甚至會讓裝置、主機端因應休眠狀態的相關設計增加不少難度。

USB 3.0大幅改變應用機制 達到節能需求

因為USB 3.0已將封包傳輸方式,從原有的廣播,改變成導向(Directed)形式,這對於降低USB 3.0介面與相關連接裝置的功耗表現,相當有助益!USB 3.0介面取消了Device Polling、Broadcasting Packets機制,這可減少因輪詢、廣播造成的無謂操作,節省有限的電力,同時在新介面重新定義了Intermediate Idle States,讓系統電源應用更有效率。

最有趣的是,USB 3.0介面超過10倍的效能助益,讓資料傳輸所花的時間僅原有10分之1,這代表USB主控晶片在高峰運行的時間減少10倍,主控晶片耗能也相對減低。USB 3.0將封包導向至預定目標,僅需在Host端晶片設計進行部分變更,即可實現應用。

在傳統USB 2.0設計方案中,設備會有ACTIVE、SUSPEND兩種狀態,而在新式USB 3.0介面,除ACTIVE(U0)、SUSPEND(U3)狀態外,另增加FAST EXIT IDLE(U1)與SLOW EXIT IDLE(U2)設備狀態,這可以降低設備或裝置處在不傳輸、接收資料時的整體功耗。設備在FAST EXIT IDLE模式時,設備的連線會處在閒置狀態,但實際上裝置本身之運行時脈依舊持續運行。SLOW EXIT IDLE狀態中,裝置的連結與時脈都會關閉,因此裝置重新連接會較為耗時,才能啟動資料高速傳輸模式,此外,USB 3.0的ACTIVE與SUSPEND模式,則與USB 2.0規範相同。

再來,USB傳輸速度增加10倍,實際上也會讓設備與連接方的整體耗能降低,即便是Host與設備處於5Gbit/s高速傳送狀態所需的峰值電流,為USB 2.0晶片的2~5倍,但主控晶片僅相當短的時間耗用峰值電流,也因傳輸工作可以花更少的時間,因此主控晶片並非全時都以全速運行所需的高電流耗用,實際運作時間約較舊介面節省10倍,如果以固定的傳輸量來評估,USB 3.0的整體功耗僅為USB 2.0一半或更低。

換用全雙工架構 提升匯流排使用效率

另外,USB 3.0介面的另一個重點是如何以更有效率的方式應用匯流排資源。前述曾經提過,USB 3.0採取不用輪詢機制來節省介面耗用電力,這個設計方案同時也具備提升匯流排使用效率的優點,USB 3.0採全雙工架構,可允許同時進行雙向資料傳送,但實際上要達到雙向傳輸、全雙工的應用機制,在取消主機輪詢機制後,USB 3.0勢必要另尋一個主機與裝置端的互動機制,才能達成高速傳輸的設計目的。

在USB 2.0架構中,系統會透過輪詢來確認接續產品的傳輸需求,基本上輪詢會持續、不斷地進行,才能在終端裝置發出需求的同時讓主機端確認有裝置進行傳輸,過程中會從第一個裝置問到最後一個裝置、週而復始。而USB 3.0新介面的設計架構,終端裝置僅在需要進行傳輸時才提出請求,主機端確認後即進行針對終端裝置的高速雙向傳送,同時採行非同步通知的方法,令周邊裝置在有資料傳輸時才執行相關處理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