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穩產線智能化基礎 逐步落實智造轉型 
持平而論,近年有不少製造業者投入智慧化,但不管面對早期IoT、自動化、大數據、機器人,乃至近兩年正夯的AI、5G或AR/VR,總覺得與企業經營無法連結。對此研華市場開發經理陳彥鳴認為,除了科技外,另需借助理解產業生態、擁有深厚實務歷練的領域專家,才能協助智慧製造方案落地。
「不論談到數位轉型或智慧製造,都不是靠一個專案就搞定,有短、中、長期不同階段性任務要實現,」陳彥鳴說,近年大家主要圍繞在第一階段、也就是產線數位化,這是很重要的起步,有了這個基礎,才能接續實現系統化、自動化、無人化,最終藉由正確性與完整性的數據來展現AI價值。
針對產線智能化,研華提供不錯的武器。如WISE-4051 I/O模組,標榜能以非破壞性方式回收三色燈狀態資訊。此外如智能機上盒(SMB),可協助用戶蒐集到三色燈狀態以外,諸如產出數量、操作機台的員工ID,及溫度、轉速等關鍵參數,再傳送到MES、ERP等上位管理系統,與此同時也能一併實現產線OEE可視化。
除了現場層設備的監管之外,包括設備故障檢測、能源管理,也是產線智能化範疇中的重要議題。為此研華打造iFactory智慧製造轉型套件,內含「載具平台」重要概念。該套件集結各式各樣可重複運用的I.APP,它們像是「湯底」,必須經由研華的領域夥伴予以加值,才能使整個方案包真正落地;而I.APP即奠基在載具平台,此平台橫跨眾多作業平台,集結各種資料來源,因而具有絕對的資料通透性,以利用戶堆疊不同I.APP,從小到大、由淺入深地擴展智慧應用版圖。展望今後,研華將持續強化平台基底,並與領域夥伴甚至學界專家緊密合作,聯手共創完整服務。
譬如譜威科技,即是研華在振動監診領域的夥伴。譜威監測事業部經理徐國彬表示,所謂預防保養,即是用戶能在第一時間獲知設備出問題,也知道問題根因,以利執行正確處置;欲達此目的,需借助Online Monitoring量測方式,有效蒐集振動資訊,做進一步診斷分析。
譜威與研華合作推廣無線量測方案,可透過LoRa閘道器將振動感測器資料傳送到後台,進行資料管理與分享。值得一提的是,譜威主推的無線量測方案裡,蘊含了自動診斷系統,能主動判讀這台設備的馬達正不正常、轉子有無不平衡、軸承有無鬆動現象...等狀態,若察覺異常,便即刻發出告警,以利用戶進行後續維修處置,維持產線的正常運行。
總之研華致力形塑的iFactory套件,全面覆蓋現場層、控制層、系統層到管理層,是從地到雲、從雲到地的完整方案,讓企業能夠由上層ERP一路貫穿到下層機台,進行完整性結合,加速數位轉型。
- 2022智造轉型大調查(上)系統整合與人才成首要課題、ESG列升級目標
- 2022智造轉型大調查(下)遠端辦公、備份備援為製造業首要雲端應用
- 宏庭科技協助公部門發展與數位轉型
- 經濟逆風徒增客戶壓力 雲端業者下調業績展望
- F5 rSeries新平台實現基礎設施的自動化與未來化
- 少子化趨勢無可逆轉 產業用人策略應全面檢討
- 企業最缺的DX人才 商模、策略和數據能力須兼備
- SEMICON Taiwan首度推出全球汽車晶片高峰論壇
攜手經濟部鏈結台灣及全球車用半導體與汽車產業生態圈 - 扶田資本攜手FoodTech新創共同推動餐飲革命
- 勤業眾信:迎向2023 七大關鍵助生命科技產業嶄頭角
- 遠景科技與WPI世平興業攜手拓展亞太區物聯網市場
- Google Cloud台灣雙引擎 助攻淨零及數位轉型
- 加速藥物開發 疫後生醫數位化新浪潮襲來
- 迎接ESG趨勢 打造安全永續 高效節能的資料中心
- 企業是新創生態系的必要角色!尋求第二成長曲線 外部創新為最上策
- 台灣牙e通發展AI輔助醫療系統有成 推動牙醫診斷服務再進化
- 價格差更要進場 緯創創投瞄準3大方向
- 企業IT投資躍升 訂閱制改變傳統製造採購行為
- 數位浪潮來襲 有效運用統計軟體讓企業發展更快速
- 消費者如何獲得所需的HDMI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