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偕推動遠距居家照顧有成 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 智慧應用 影音
EVmember
member

馬偕推動遠距居家照顧有成 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

  • DIGITIMES企劃

馬偕紀念醫院心臟內科醫師 洪崇烈
馬偕紀念醫院心臟內科醫師 洪崇烈

隨著全球超過65歲以上老年人口愈來愈多,各國政府莫不積極推動遠距居家照顧服務,台灣也因面臨高齡化的人口結構,對醫療服務與長期照護的需求大增,各醫療院所也朝發展遠距居家照護的方向邁進。遠距居家照護是利用多種資訊科技,輔助家庭照顧者的照護能力,以及改善整體生活品質,讓無需每日進行醫療的受照顧者,可以藉由有線、無線傳輸通信,和穿戴微小化的生理參數感測器,能與專業護理人員進行雙向溝通,免去往返的舟車勞頓之苦,讓受照顧者享有更高的自由度與疾病自主管理。

在現今資訊科技協助下,目前遠距居家照護服務可提供的功能相當多,如生理資訊的監測、定位,緊急通報救援、健康管理與人際互動的協調,與緊急服務的聯絡與協調等。若從服務定義與內容作細分,大致上可以分為遠距醫療服務、遠距照護服務、遠距照顧服務等三類,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遠距醫療是用互動式視訊及資訊通訊技術,進行診斷、治療及諮詢等醫療照護行為,以及衛生教育與資料資訊的傳遞。至於遠距照護服務基本上包含居家照護、老人健康照護等兩大類,訴求將醫療器材與資通訊技術結合,並應用於健康、醫療與相關服務上,希望能夠降低人力照護需求。

馬偕紀念醫院心臟內科醫師洪崇烈說,遠距照顧與遠距照護因應用技術差不多,所以提供服務內容會有重疊的狀況,兩者差別在於服務層面不同,遠距照顧服務強調以家庭型態提供服務。而目前常見遠距健康照護服務模式,大致上可分為機構式照護、居家式照護、社區式照護等等,每種照護方式均有其特色,適合對象也有很大差異。

可節省長期照護服務成本  遠距居家照護議題受關注

遠距居家照護議題是在居家環境中,建構一套健康偵測系統,即是利用資訊與通訊科技,提供長期、持續性的收集健康監測資料,使得被照護者能享有便利的健康管理與保健服務。此概念已經有不少成功商業運轉的案例,如Health Hero Network、Sukoyaka Family 21、Panasonic Tele-homecare system,以及歐盟推動的行動式健康照護機制。

由於推動遠距居家照護可帶來的優點不少,特別是對家中年長者的家庭,可以得到節省長期照護服務成本、做為緊急醫療與救援之輔助、提供預防醫學之健康管理等。因為高齡民眾常見病症種類不少,包含功能退化、認知功能障礙、情緒障礙、回動與行走障礙等,所以特別需要一套緊急照護機制。一般而言,若能妥善給予高齡病患適當的治療處置,多半都能夠順利恢復身體健康,也能減少整體醫療費用的支出。

洪崇烈說,老年人罹患心房震顫的比例也很高,該症狀屬於心臟節律異常中最常見的疾病,亦為發生中風的主要疾病之一,平均百人中就有一位罹患心房震顫。心房震顫除會造成病人心悸、胸悶、頭昏等不適感外,更嚴重者可能導致心臟衰竭、腦中風等多項併發症,特別是隨著人類的年齡增加,罹患該病症的比例也愈高。

診療此類型病人的困難點,大多在於無法早期或即時判斷病因,導致難以以利早期介入治療,所以馬偕遠距照護中才會推出心電圖遠距照護服務,寄望藉由通訊與感測技術的協助,為病患提供最即時的協助。

隨身心電圖機偵測功能強  自動上傳心電圖資料

馬偕紀念醫院遠距暨居家照護中心自2013年推出心電圖遠距照護服務迄今,已經超過2年以上,而且服務個案已超過600位以上,約有50%患者能得以早期察覺心律異常,更有10%個案成功確診為心房震顫,並且進行早期治療。心電圖遠距照護服務的運作方式,是請監測者攜帶隨身心電圖機,一旦當發生心悸、胸悶、呼吸短促或頭昏等不適狀況時,即刻運用隨身型心電圖機檢測身理狀況,產品還將心電圖上傳到遠距照護中心的心臟專科虛擬醫院平台上,交由專業護理人員判讀。

當遠距暨居家照護中心的專業醫護團隊,監測到有病人上傳異常資訊後,會立刻由第一線資深專業護理師主動關心,及協助判斷病人身體狀況,並給予情緒支持、疾病衛教或安排回診追蹤,同時間資料也會提供給主治醫師參考,進而給予病人更好的醫療照護品質。

洪崇烈解釋,台灣近年來罹患心血管疾病的病人逐年升高,罹病原因可能為工作壓力過大、異常生活習慣等等,但因往往就醫時又非症狀發作當下,所以一般門診很難真正找出問題。因此,馬偕紀念醫院遠距暨居家照護中心才會推出心電圖遠距照護服務,希望在智慧感測元件的機處下,協助醫生確認病患是否罹患心臟疾病,以便能夠進行早期治療。

此種透過雲端科技打造而成的心臟專科虛擬醫院平台,不僅能提升醫師診斷效率、降低診療負擔,個案管理師能先初步過濾電圖資料,為病患提供即時的照護服務,而病患亦能得到更準確的診療資訊,形成一種新的價值服務鏈。此種遠端居家照顧機制,將成為醫療院所發展的新趨勢,後續衍生商機將非常驚人,值得台灣醫療產業關注。